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心中装着百姓
——追记曾都区生态能源局干部吴修勤
作者:徐军国

  细雨绵绵,如泣如诉,灵堂已撤,诗墙依旧。
    尽管当初千人恸哭、挽幛如云的场景已经隐去。曾都区尚市镇净明铺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可隐约中,那悲痛凝重的氛围依然笼罩着这个小山村。
    11月26日,在曾都区能源局干部吴修勤不幸因公殉职一个多月后,我们踏访吴修勤工作和生活的足迹,同样受到巨大感染,听百姓们含泪讲述老吴的故事,真情似水清澈,朴实如洪山无华,像追忆逝去的亲人。从那悲痛凝重的氛围里,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一个人们心目中的“好干部”、“新农村建设楷模”与百姓的血肉联系,感悟到“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的朴素哲理。
    百姓的眼泪很金贵,也很慷慨,就看是对谁。他让农民摆脱做饭烤火烟熏火燎之苦,还节省了能源,百姓就把泪洒给他,把心掏给他
    按照单位的安排,吴修勤近几年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实施 “沼气工程”:2003年,曾都区提出用5年时间,为全区适宜建沼气的30%农户每家建一口沼气池。好处明摆着:农民可以摆脱做饭烤火烟熏火燎之苦,可以多养猪发家致富,可以让家里清清爽爽。曾都区独特的绿色家园也可得以完整保护。发展贫困农村循环经济也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好,不用宣传,曾都区能源局上上下下的干部,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一利民利国的德政工程。吴修勤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么好的事,农民欢喜,但也有人不理解。11月16日,记者来到曾都区厉山镇王章法老汉的家,面对记者,他含着眼泪地说:“当时真的是老糊涂了,对建设沼气不理解。我在想房前屋后都是山林,没有柴烧时随便到山上去砍几棵树”。吴修勤多次动员他把屋边的茅厕改建成沼气池,王老汉死活不肯地说:“一无钱,二无力,哪有能耐建沼气?要建你们自己建。”吴修勤磨破嘴皮,最后干脆带他挨家挨户参观,终于让王章法动了心。今年春,吴修勤把技术员请上门,为王家建起了沼气池。老吴走了的消息传到王章法的耳朵里,他先是震惊,感觉这不是事实,他认为老吴就在自己的房前查看沼气池。后来确认老吴真的走了的消息后,他感到惋惜,觉得老吴不该走这么早,不该走得这么匆忙。现在,王章法老人仍在不住叹气:“是吴修勤劝我多次,帮我建好了沼气池。不砍柴,不买煤,节省电,不仅老一辈享他的福,下一代还享他的福。好人哪!”
    为了打消村民们对建沼气池的顾虑,吴修勤每到一处,先做当地村干部的工作,并率先在村干部家里建一口沼气池,并让村干部带动其亲戚也带头建池,给大伙作个榜样。去年,在吴修勤的动员下,曾都区厉山镇灯塔村80%的村民户都建起了沼气池,做饭照明全靠沼气,一年节省电费两百多元。村民张世凯用上沼气后,房前屋后亮堂了,圈里肥猪增到10多头,加上省了砍柴功夫,多了打工时间,里外一算一年增收3000多元。一口沼气池最少需要4头猪供料。灯塔村党支部书记何光军算了一笔账:近两年,全村新建沼气池280口,仅此一项人均可增加纯收入600元。有了沼气,农民不砍柴了,收入也增加了,这其中吴修勤功不可没。曾都区生态能源局的一份统计表明,多年来,吴修勤分别在每个村发动群众兴建沼气池4万余口,产气率达100%,辖区建池任务超额完成。由他经手发放的水泥、预制件、瓷砖、灶具灯具、管道等建池物资,不差一件。
    面对病情,生性坚强而憨厚的吴修勤却把病魔抛向脑后,一心扑在工作上。天性的慈悲,慈悲的纯真,映照出一位能源干部一心为民、关爱百姓的深切情怀
    由于山高路险,每一次进村入户,对身患脑血栓不能过度劳累的吴修勤来说,都是一次考验。1994年,吴修勤不幸患上脑血栓,医生建议他注意休息,并再三提醒,如果病情复发可能连命都难保。老吴笑着对医生说:“你别吓我,这次阎王爷见了我,说我还差100年的阳寿。”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最后医生还是劝他注意一点好。
    出院的第2天,吴修勤就投入到工作中去。单位领导刘军堂曾多次劝他:“老吴呀!你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要多注意休息。”生性坚强梗直而有憨厚的老吴却说:“没事,我能挺得住。”13年来,每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他都服点药,缓解疼痛;但在领导和同事面前,他从来都装着没事的样子。
    去年下半年,曾都区生态能源局 (原曾都能源办)实行竞争上岗。有人劝吴修勤说:“老吴呀!你在原随州市能源办时就已经是个干部,现在干一辈子了,也该向领导反映反映,也搞个职务干干。”对此,吴修勤不是没有考虑过。他曾向妻子吐露心声说,我都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职务应该属于年轻而有能力的人,这样单位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前途才会更加光明。我现在惟一要做好的是完成好利民的“沼气工程”!单位竞争上岗期间,除了要求必须参加的会议外,吴修勤没有在办公室坐过一天,没有找过组织和领导一次,而是还像往常一样,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乡镇建池点之间。每次下乡,他总要带上几件“随身宝”:钳子、扳手、笔记本等,下乡一面检查沼气,一面为村民义务维修沼气灶具、灯具。张金燕家的沼气灶打不着火,雷海珍家的电灯不亮……村民们打个电话,带个口信,不管路有多远,不管天晴下雨,他都会及时上门服务。
    “从不向组织和领导提要求,工作起来没有份内份外,天大的困难都默默扛着。”曾都区生态能源局法规科科长陈家新对老吴这样评价道。陈家新介绍说,以前为推广风能、电能发电,老吴步行四五十里路,风餐露宿是常事。老吴是一个很坚持原则的人,有一次他的一个亲戚找到他想弄点水泥回去,这对老吴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可他坚持说那是国家的财产,我们绝对不能动。老吴为事业付出的太多太多,可得到的回报却很少。单位几次政策性加工资,都与老吴无缘,但他都克服身体和经济上的困难,默默地奉献。这次工资调动,对老吴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可工资刚调两天,老吴就走了。
    他是新农村建设领跑者,却不是一个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他把有限的生命时光几乎全都用到了事业上,留给家人亲友的惟有对他的怀念
    “说不生他的气是假的!几个月难得跟他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吴修勤妻子江品珍说:“他的时间就像桶里的豆子,抓给事业上的多了,剩给家人的就少了。在这方面他固执得很,必须按他的原则办。说白了,工作上的事,群众的事不能挤,惟一能挤的就是给家人的时间。”
    10月10日早上,吴修勤刚放下碗筷,妻子对他说:“你今天莫下乡,在家帮忙做点活,中午给娃儿弄饭吃。”“今天新街姚庙村干部要过来谈项目上的工作,我要去看看,免得延误了农民用沼气的大事情。”说完,吴修勤背着挎包就出门了。
    吴修勤每次下乡,妻子江品珍总要再三叮嘱:要注意安全,要多休息,不能回家时要打个电话,免得家里担心。然而,令全家人提心吊胆的事还是发生了。2007年10月10日12时,江品珍的电话突然响起,是陌生人的电话,电话的另一端传出急促的声音:“快,老吴出事了,正在往医院的送!”一种不祥的感觉直冲江品珍的大脑,等她赶到医院后,就听到丈夫因心脏病、脑出血抢救无效身亡的消息。
    老吴走了,走在他深爱的事业上。大家难以接受眼前的现实,伴着江品珍和其儿女撕心裂肺地哭喊声,个个悲泪奔涌。噩耗传开,新街姚庙村、厉山灯塔村等村庄五沟六岔的近千名村民连夜赶到殡仪馆,帮忙料理后事,守夜送葬。那天晚上,哭声、喊声、鞭炮声,一直响到天亮。村民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吴修勤最朴素的尊敬、惋惜和留恋之情。一个好干部、一个心中装着百姓的人,百姓怎会忘记他呢?
    面对每一位受访者的泪眼,面对照片上吴修勤的微笑,记者视线模糊。
    大德无碑,大道无形。谁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就把你刻上心碑!历史就这么公道!本报记者 徐军国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心中装着百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