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地级随州市公安局建局五周年,火红的九月,新的领导班子换届产生之后,给全市公安机关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市公安局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万学斌以亲民、务实、廉洁的形象,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新的市局党委决定以抓队伍为主线,建设一支风清气顺、正气浩荡的公安队伍。全市公安工作从抓公安信访工作入手,努力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要紧的利益,积极化解多年积压的信访疑难案件。一年来,公安信访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关注民生问题是公安机关实践执法为民理念的永恒追求,在公安信访工作中,要使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真正体现群众的愿望,维护群众的利益,公安机关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要有坚定的信念作保证。
为了做好公安信访工作,积极为信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分忧解难,局党委成员多次分别深入基层单位调研,寻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务副局长杨昌军多次到区、市基层单位调查研究,寻找公安信访工作切实可行的对策,并结合随州实际,逐步建立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即领导包案责任机制;信访案件督促落实机制;民警下访回访机制;信访工作责任目标奖惩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落实。领导包案责任机制,各级领导严格遵守,坚持局长接待日制度,确保件件案件责任到人,消除上下推诿的现象。信访案件督办机制的建立,使信访案件得到认真查办,事事有回音。建立信访民警下访、回访机制后,变过去民警坐等上访,为发现矛盾主动登门寻访,控制信访苗头,使怀疑问题解决不公、心里有了疙瘩准备上访缠诉的群众及时打消怨气。信访工作奖惩机制的完善,激发了信访民警的工作热情,工作奋发有为,大胆创新,信访科民警周和先年过半百,在信访岗位上工作多年,立足岗位,热心助人,待来访者如亲人,以诚心换民心,受到来访群众的称赞,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经过他调解处理的信访案件就达50多起。随州公安信访工作成为全市公安工作的一面旗帜,省公安厅副厅长黄洪对随州市公安信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随州信访工作成绩很突出,重大疑难积案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近年来,随州市公安局信访科在实践中取得一套息诉罢访的成功经验,他们总结的“三心献爱”好似一团火,能驱走冬夜里的严寒。“三心献爱”即坚定信心,送上关心,献上爱心,反映了信访民警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1978年元月30日凌晨,原随县万和区倒峡流村六组发生一起爆炸杀人案,公安机关经两个月侦破工作,将张某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并于1978年2月26日对其刑事拘留。在诉讼过程中,有关部门认为证据不力,提出补侦意见,虽又花费了很大气力,但个别证据仍无法补齐,该案民愤极大,张被超期羁押几年,在当时法制不够完善的年代,没有哪一级机关敢作出放人的决定,张的父亲多次进京赴省上访,原随县公安局于1982年7月将张取保候审。从此,张氏父子提出了赔偿要求,二十几年的漫漫上访路,但相关组织及领导无法给予确切的答复,张氏父子难以心悦诚服罢访息诉。2006年下半年,新的随州市公安局班子换届之后,信访科人员也进行了调整,他们再次登门上访。对这种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访疑难积案,有人奉劝新上任的万局长说:“这种人长年缠诉,你能躲就躲,缠上你甩都甩不掉。”但万局长决定不能嫌弃任何一名上访群众。万局长接待日那天,他热情地接待了张氏父子,在详细了解问题后,决定亲自和有关责任人包案息访,用爱心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之后万局长直接约见张某10余次,多次进行电话交谈,并和局政治部主任路永中、信访科长胡忠朝登门家访6次,逢年过节万局长自己掏钱上门慰问,张家见万局长待人这么诚心,被关爱深深打动,主动申请协商解决过去的问题。信访民警经多方协调为张某某安排了工作,还为其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从此张家的生活有了保障,张氏父子万分感激公安机关,表示决不再上访了,一家人快乐地溶入和谐社会之中。
正像闪电引领雷鸣一样,正确的思想是指导一个群体行动的纲领,教育民警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是该局党委狠抓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执法为民,这是党和人民对公安机关的要求,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公安民警的神圣职责。
2007年初春之夜,古城随州时代广场步行街灯火绽放,车水马龙,谁也未料到这里正在孕育着一场群体矛盾,矛盾的焦点是这里的烧烤摊点冒出的浓浓烟雾,使附近居民楼不能开窗通风,地面及周围建筑物上被油烟污染得像涂了一层油泥,严重损害了随州街面形象,直接影响到群众正常的生活。部分群众强烈要求拆除烧烤摊点,几百名群众到市有关部门上访,烧烤经营户也组织在一起准备一决雌雄。政府决定另行选择场地,搬迁至香江商业街,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引发群体事件。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万学斌迅速带领信访民警深入市场进行调查,访问近百名当事人,他从就业问题谈到随州的发展,从个人利益谈到随州的形象,从个体经营谈到随州的经济大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长达20多天的艰苦细心工作,烧烤经营户思想基本得到转变,使经营户由时代广场顺利搬迁到香江商业街,但稳定他们的思想仍是一个较长期的工作,万学斌抽星期六、星期天或晚上的时间去做安抚稳定工作,帮助解决经营户提出的具体困难,目前香江烧烤一条街生意兴隆、红红火火。
2002年9月13日晚,曾都区北郊龚家棚村发生了一起惨不忍睹恶性杀人案,刘某某与同村村民李成林因打牌引起纠纷,发生斗殴,李成林手执一把尖刀窜至刘家将刘某某捅伤后,又当场将刘的侄子杀害。当公安派出所赶到现场时,凶手李成林已逃之夭夭,公安机关虽经过艰苦的追逃工作,但凶手仍未抓到。
从那时起,刘及其亲属无数次到省、市、区有关部门和公安机关上访,要求尽快抓获凶手,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他们经常缠着领导要求解决问题,市、区两级公安机关也做了大量的安抚工作,几年来为其捐款捐物达万余元,并协调当地政府为刘家解决具体困难,此案被省公安厅列为挂牌督办案件。“抓不到凶手,追逃专班一天也不能停息。”这是局领导向上访人作出的承诺。追逃专班长期在外驻点守候,东奔西跑,侦查人员先后在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开展工作,追逃费用高达几万元,经费紧张,民警就自己垫付费用,为省钱,民警经常在外吃方便面。今年5月,刑警终于在福建省三明市将潜伏在某养猪场已改名换姓的李成林 (化名马金成)抓获归案,刘家闻讯后对公安机关为民主持公道,不惜代价抓获杀人凶手万分感激,并精心制作了绣着“千里追逃,功在千秋,人民卫士,心系人民”的大红锦旗,送到公安机关表示感谢。
牢记服务宗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是公安信访工作的目标,以人为本,只要对人民群众奉献真情,什么纠纷总是可以解决的。他们始终牢记一个情字,工作中贯穿一个爱字,公安信访窗口作为公安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传递着党对广大群众的关爱和温暖。
随州市公安局信访科只有4名民警,来访群众多,常有来访者带有过激的语言和不理智的行为,但民警总是一脸春风,和谐温馨的话语如暖暖春意,慢慢消融来访者心里的坚冰,唤起他们对社会和怨者的宽容之心,帮助他们面对新的生活。
2000年4月曾都区柳林镇一村民鄢盛华因涉嫌购买他人盗窃的摩托车,被关押在看守所,不幸被同监在押人员打死,凶手虽被依法处决,但是对于鄢家来说,如同天塌了一样,妻子王春英既要照顾70多岁的婆婆,又要抚育3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走途无路。从此王春英走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几年过后,田地荒芜,孩子辍学,身患疾病,她为丈夫的不白之死总想讨个说法,有时公安民警虽为其捐一点钱物,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2006年11月,王春英再次来到市公安局信访科,科长胡忠朝把王的情况向当日值班局长万学斌同志作了详细的汇报,之后万局长先后20多次与王春英联系,细心询问其困难,2006年11月和2007年5月,万局长两次利用星期天和信访科同志一道,来到离随州近百公里的柳林镇丰富村二组王春英的家里慰问家访,并资助其女儿继续上学,并与曾都区教育部门联系,为鄢红梅减免了学费,柳林镇还把王家作为特困户对待,在经济上给予长期救济。王春英这位朴实、憨厚的农家妇女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2007年10月秋收过后,王春英背着一蛇皮袋子土特产品,走了几十里的山路来到公安局,她要把亲手种植的土特产品送给万局长,以表示感激之情。
在市公安局信访科有一位上访者双腿截肢,他叫赵秀村,他的诉说使在场民警感到无比同情,有的为他端茶递水,有的为他方便忙前忙后,到了中午吃饭时,民警就用自己的饭卡为其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
赵的不幸遭遇是2004年3月14日,他骑着摩托车行驶在随州至安居的公路上,被刘某迎面开来的农用三轮撞成重伤,肇事司机刘某逃逸。公安机关依法作出了事故责任认定,刘某应负全部责任,交警支队虽做了大量工作,但刘某逃逸后长时间不能到案。赵秀村的医疗费共花去了十多万元,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赵秀村开始长期上访,要求公安机关迅速抓获肇事者,以挽回经济损失。依照法规,此案应为民事自诉案件,但信访民警想到赵秀村的困难,不忍心把困难群众当包袱推出去。2006年12月胡忠朝科长把这一案件向局领导做了详细的汇报,并会同交警支队成立追逃专班,开展追捕工作。网上、陆地立体追逃行动全面展开。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工作,终于将刘某抓获归案。经过协调,赵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赵表示不再上访,坚定生活信心,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一年多来,随州市公安局强化信访机制的建设,以民为本,把群众当亲人,为信访群众化解积案21起,处理矛盾纠纷174起,追回涉案逃犯7人,为信访群众追回应该赔偿的损失50余万元。扎扎实实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依情、依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用火热的心灵创作出一篇篇和谐乐章。
宫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