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接大武汉
我市融入武汉城市圈记事
今年初,随州党政代表团一行30余人访问武汉,开启了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序幕。一年来,我市坚持走特色发展、开放发展、文化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与大武汉的距离更加靠近。 产业对接 随州处在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群之间的中心节点上,是大武汉辐射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随州至武汉的铁路复线、高速公路的配套完善,营造了便利的交通,在交通设施上正在实现与武汉的全面对接。 “随州在经济发展布局上,其实早已主动与大武汉对接。许多产业项目是与武汉配套的,许多特色产品是通过武汉走向全球的。”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李东说。 经济圈的形成是一种经济现象,遵循的是市场规律,政府在经济圈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导和推动。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伍新木形象地说,城市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不得不是你”。 今年我市与武汉市政府间加强了互访,曾都区与青山区、广水市与东西湖区缔结为友好合作区,形成了区域对接的“兄弟合作区”;两个城市间的经贸交流不断加大,如武烟集团、武汉健民集团、武大光子、爱多电子等企业都与武汉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据市发改委初步统计,近几年,我市从武汉引进的企业超过80家,投资总额达60亿元。 转化基地 11月9日,武汉大学卓越科技公司与合力专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的首辆道路检测车正式下线。大力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正在合作研发的化学危险物品运输车全程检测系统,项目已被确定为省重点科技支持项目,将填补国内空白。广水风机行业也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每年申报的专利数在20项以上,风机产业有3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在国内领先。全力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开展高强度合金制动系研究,武大光子与武大合作开展乙基氯硅烷及其深度产品开发等18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达成了协议。 12月14日至15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处专家来我市调研产学研工作开展情况,寻求双方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面的合作。我市共有10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6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休闲度假 今年的银杏节引来了不少武汉客人。10月8日,来自武汉的客人夏红艳开心的对记者说:“这里的田园风光,在大城市看不到,在车上看到映入眼帘的银杏树,都会惊奇的唱出来。真是太美了!” 洛阳镇胡家河农家小院的主人胡勇军说:“十一黄金周这几天,武汉的客人多一些,一般都是自己开车一家人带上父母孩子,有的是同事一起过来。” 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托两张文化旅游“名片”——炎帝神农、古乐编钟吸引人,依靠山水资源留住人;瞄准武汉城市圈及周边中小城市,重点是武汉市的客源,让他们双休天、节假日来随州看古迹、赏古乐、拜祖先、游山水。这一设想正在变成现实。见习记者 祁鑫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