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天更蓝 水更清 地更绿 城更美
  创新观念抓建设“尽、竞、净”作表率
    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市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神农公园的建设得到全市人民的广泛称赞;城市道路建设及包装改造成绩有目共睹;园林绿化实现了新突破;污水处理厂及花溪河改造取得较大进展;规划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容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全面启动;房产开发管理进一步规范;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既定目标。
    2008年城镇建设的任务更重,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四个随州”,其中“特色随州”,重点就在城镇建设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狠抓城市建设,打造区域经济龙头”……可以说,社会各个方面对城镇建设寄予厚望,要求更高、标准更高。建设战线的同志务必更加努力,扎实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加快建设事业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观念抓建设。城镇建设目前困难很多,我们必须创新观念,坚持走市场化发展路子,要按照城市资产商品化、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手段市场化、经营目的效益化的要求,大力整合城镇各类资源。加大城镇无形资产的政府有偿特许经营,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整顿规范土地市场,建立城镇建设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偿债机制。今后,城镇资产经营收益要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在追求经营城镇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注重构建城镇弱势群体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市政公用行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公用事业运营和服务效率。
    近几年,建设部门的工作作风是扎实的,也得到各方面的认可。但鉴于建设部门的工作特点,必须进一步改进作风。首先要加强学习。建设行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较多,每一名建设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学习,做到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关,甚至精通;第二要优化服务。切实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实效,努力为经济发展服好务;第三要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如规划执法,必须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地、毫不动摇地加大对违法建设打击处罚力度,坚决做到凡违必拆;2008年重点工程多,任务重,难度大,建设部门一定要精心组织,把最精干的队伍,最优秀的技术力量放在重点建设项目上。全力以赴抓好 “一湖两岸”风光带、神农大道二期、白云大道、湿地公园建设;改造建设城区交通大道、擂鼓墩大道、青年路、白云大道、白云湖东大堤、解放路中段等;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生态新区建设;落实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和城市绿化工程;要千方百计建设一批小游园、小广场;加快小城镇建设和160个村的村庄整治。
    新的一年,建设工作任务更重,,困难更多,建设系统干部职工要知难而进,敢想敢干、敢打敢拼,要认真做到“尽、竞、净”,即尽心地工作,要有竞争意识,心态要宁静,要干净做事、干净做人。在工作中要善于创新,要在无望中创造一切可能,千方百计办成事情,抓住一切机会解决问题。要学会 “拧毛巾”,要降低一切成本,挤干一切水分。既要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又要在负好责的基础上,服好务,在建设投资环境、创业环境上做个表率,为随州的城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让随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美!
  市长李红云
  
  全力推进建设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市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建设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一是城乡建设发展步伐加快。相继完成了神农公园、神农大道一期工程、城区四条主干道改造、迎宾大道及城区绿化、内河污染治理等重大项目,启动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二是在全省率先落实廉租房制度,投资兴建了600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发放廉租住房补贴,城区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开展了“三城同创”,新建、改建了城区排水管网,增加了公交车辆,优化了公交线路,加强了夜市摊点整顿,特别是拆除违法建设“第一爆”的成功实施,严厉打击了违法建设者的嚣张气焰。四是加强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建筑市场日益规范。五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2007年,我市主城区实现了建筑安全事故“零”死亡。六是40个示范村的村庄整治顺利通过省验收。
    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是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战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建设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更要看到发展的机遇和潜力,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创新思路,励精图治,为开创‘四个随州’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要把增强城镇聚集力作为重点,不断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上,要完成 “一湖两岸”风光带建设,建成神农大道,加快白云湖东大堤改造和白云大道建设,启动白云湖南岸湿地公园建设,打造10公里亲水风光带;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行;改造老城区道路,重点启动交通大道、擂鼓墩大道、青年路立交桥至新火车站路段改造,配套给排水、强弱电管网等设施,全面提升道路等级;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建设城南新区。在城市管理上,要进一步强化“门前四包”、人行道改造、广告规范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建筑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业管理,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在重点镇和示范村建设上,进一步完善道路、给排水、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巩固村庄整治成果,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
    (二)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切入点,不断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彻底关停随州城区粘土砖窑厂,巩固“禁实”、“禁现”成果。
    (三)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着力点,不断为民谋利解困。要进一步强化民本意识,坚持以广大人民的呼声为信号,以广大人民的需要为选择,以广大人民的满意为标准,竭尽全力,满足所需,努力办好关乎民生的每件实事。要迅速落实好600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入住工作,启动并完成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四)要把加快改革改制工作作为突破点,不断创新发展机制。要积极探索公用事业改革的新路子,全面放开建设和运营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使城镇公用事业单位逐步市场化。深入推进以道路为载体的市政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市道路及绿化养护管理改革力度,逐步建立和实施城市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综合承包制度,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经营设施及日常养护承包单位,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城市资源增值最大化。克难奋进做好企业改制工作,重点抓好已启动改制单位的改制工作,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在争取政策、解决遗留问题、拓展市场等方面多为企业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环境。
    市委、市政府对城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城镇建设的要求如此迫切。各级建设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顽强拼搏,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坚信:只要全市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把握大局、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副市长冯中朝
  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特色宜居随州
    2007年全市建设系统干部职工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建设 “四个随州”的工作目标,开展“三城同创”,强化责任目标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市建委先后被省建设厅评为 “全省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优胜单位”。
    去年,全市城镇建设总投资达30多亿,其中主城区投资近27亿元,仅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5亿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开发房产4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16万平方米;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1.5亿元;委属各企业实现生产总值近6千万元;勘查设计、图纸审查、造价咨询、房产评估、城建档案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发展态势十分喜人。
    八大工程,为特色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神农公园工程。投资4500万元改造建设了神农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而且成为随州城市的一个亮点、一个品牌,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市民的一致称赞。
    ——神农大道工程。投资1.2亿元,完成了神农大道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土建任务。
    ——道路改造工程。投资1000万元包装改造了烈山大道、舜井大道、解放路、青年路,拓宽了主车道,整修铺装了花坛、路缘石、人行道,改造铺设了排水管网,4条道路设施更加完善。
    ——绿化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全面实施了迎宾大道、城区道路等绿化,共栽植苗木135个品种220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城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亮化工程。动员企事业单位大搞城市亮化,已形成了主要街道彩灯辉映、白云湖两岸多姿多彩的城市及湖山夜景。
    ——污水处理工程。投资5000万元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了花溪河(白云湖东大堤-铁树闸)改造工程,花溪河、青护城河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住房保障工程。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完善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建设200套廉租房、400套经济适用房,为城区444户困难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
    ——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按照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标准,完成了40个示范村的村庄整治任务,并顺利通过省验收。全面开展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过亿元。
    统筹兼顾 各项工作成绩突出
    全面开展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以及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城市管理、城市环境明显改观。
    完善基础设施。城区道路面平坦了,排水设施改善,公共交通便利了。强化市容环境管理。建立了 “门前四包”责任制,加快了城市管理的社会化;加强环境卫生保洁。确保城区道路干净整洁;大力开展治脏行动,新建了6座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在主要街道投放了垃圾桶,全面维修了城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扎实开展文明施工现场创建活动。
    严格规划执法。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63起,面积近2万平方米,特别是首次以爆破形式拆除违法建设,严厉打击了违法建设者的嚣张气焰,有效维护了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了建筑企业改革。全市建筑业企业83.6%实行了股份制,28个企业通过破产重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同比上升8%。全面深化建筑市场、质量和安全行为以及装饰市场的专项治理,确保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全市建筑施工领域没有发生一起四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落实住房保障政策,规范房地产业发展。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维护了房地产市场秩序。物业管理、城镇拆迁管理逐步规范。
    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全力开创建设工作新局面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四个随州”建设突破发展的一年。全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以增强中心城市聚集力为重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对城市建设的关切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发展保障。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新一轮的城乡建设热潮中去。
    2008年城乡建设工作总体指导思想是:
    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争创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为目标,着力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城镇建设新局面。
    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加快实施重点工程,快速推进特色城市建设。一是建设“一湖两岸”风光带,形成城市亮点。全面完成神农大道二期工程、扩宽改造白云湖东大堤、加快建设白云大道(府河大桥至新水库大坝),启动白云湖南岸湿地公园建设,形成沿白云湖两岸,全长10余公里的亲水风光带,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二是改造城区道路,提升城市形象。重点改造建设交通大道、擂鼓墩大道、青年路(立交桥至新火车站)、白云大道(白云湖大坝至白云公园)、解放路中段等道路,把解放路中段建成真正的商业步行街。同时,在交通道口、主干道等位置建设反映随州历史文化的建筑小品,从城市建设上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三是建设污水处理厂,改善城市生态。加快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建设,拆迁舜井道至原洪磷集团段,建设污水泵站,确保污水处理厂2008年底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5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60%。配套完成花溪河治理工程等。四是积极探索新区建设模式,努力把城南新区建成现代农业与现代城市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 “生态新区”,拓展城市空间。五是完善排水设施,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南郊排水管网;疏通、修建完善明珠渠。六是关注民生,实施温暖工程。迅速将600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落实到户,启动并完成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七是强化节能减排,实施建筑节能。彻底关停随州城区粘土砖窑厂,巩固“禁实”、“禁现”成果,并切实做好广水市城区及曾都区建制镇“禁实”工作,全面执行建筑节能50%的标准。八是创建园林城市,建设绿色随州。以“一湖两岸”风光带建设为契机,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改造建设白云公园,续建明珠广场,大力实施“3515”工程(即用3年的时间在主城区每隔500米建一个1500平方米左右的小游园、小广场、块状绿地),加强景区建设管理。
    同时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位。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筑业发展。加强房地产业管理,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快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化。规范行政执法,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改革改制,创新发展机制。
    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并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我们要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扎实苦干,用实际行动回报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用全新的城市环境,良好的城市形象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汇报!市建委主任 张启波
  中共随州市建设委员会党组 随州市建设委员会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天更蓝 水更清 地更绿 城更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