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梅朝荣所著 《中国式王朝衰败的12条法则》,对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杨坚虽然不是随州人,但也与随州有重大关系。一是杨坚在15岁时 (公元560年4月)就被任命为随州刺史,后又晋升大将军。23岁(公元568年)从其父亲的手中世袭为随国公,只到33岁(578年)出任定州总管,总共在随州干了18年,也算是外地人在随州干的时间较长的一个。二是他坐江山之后,将国号定为随,说明其对随州的感情比较深,后来因为随字与走同义,便改为隋。这样算来,他应该是随州历史上级别最高的人物了。
隋朝虽然短暂(39年),但在杨坚的手里国家治理得相当不错,据隋书记载的“开皇之治”是:“鸿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隋帝国是经济最富庶的朝代之一,甚至有人称杨坚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杨坚治国可圈可点的经验不少,但我认为其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行动很值得称道推崇:
其一是任用廉才,严惩贪官。杨坚当了皇帝后,十分重视行政干部的廉政建设。一方面重用廉洁自律的干部。在采取给田养廉的办法提高干部的待遇基础上,大量提拔重用清廉的干部。岐州刺史梁彦光治理本州“甚有惠政”。杨坚到岐州视察,对他的政绩十分满意,当即下诏予以嘉奖,并号召各地官员向他学习。赵轨任齐州别驾(省市二把手)时,在职4年,“考绩连最”,杨坚又嘉奖他物300段,米300石,随后召入朝廷任职。当他离升齐州时,父老乡亲挥泪相送,纷纷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收受贿赂,犹如水火不相交,所以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您清廉若水,请饮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双手接过那杯水,一饮而尽。杨坚闻听此事,又先后提升赵轨为硖州刺史、寿州总管长史,将他树为全国官吏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杨坚又采取严刑,重治不法官吏。他经常派人侦察京城内外百官的施政情况,发现罪状便加以严惩。有时他秘密使人给官吏送去贿赂,一旦有官吏受贿,立即处死。
其二是不徇私情,一视同仁。谈到在治理腐败上不徇私情,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能够超过他的。他的第三个儿子杨俊灭陈时立下战功,深得杨坚的宠爱,官封秦王。然而,随着地位的变化和权力的膨胀,杨俊日渐腐败蜕变,先是指使人替他“出钱求息”(放高利贷),谋取暴利。后又在自己的领地里大兴土木,耗巨资为自己建造豪华的王宫,同时搜罗了大批的歌妓美女,日夜寻欢作乐,挥霍无度。杨坚得悉后,勃然大怒,亲发御旨以奢侈放纵罪罢免了杨俊的官,并把他囚禁了起来。许多公卿大臣站出来替杨俊开脱说情。杨坚说“法不可违”。又说:“以周公之为人,尚诛管、蔡,我诚不及周公远矣,安能亏法乎?”杨俊临终前写信托人向父皇谢罪,杨坚还是不宽宥,对使者说:“我戮力关塞,创兹大业,作训垂范,庶臣下守之而不失,汝为我子而欲败之,不知何以责汝!”杨俊既惭愧又畏惧,致使病情日益加重。开皇二十年,病死于秦邸。
杨坚的第一夫人独孤皇后有位姑表兄弟,名叫崔长仁,官任大都督。他依仗自己和独孤皇后的关系,经常搜刮民财,索贿受贿,还逼死了7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杨坚闻报,遂将崔长仁判了死刑。杨俊、崔长仁的下场,大大震慑了朝廷内外所有官吏。于是,贪污案件急剧下降,廉洁风气日趋浓厚。
其三是以身作则,抵制诱惑。杨坚不仅要求各级官吏要清正廉明,不得奢侈腐化,他自己也带头节俭。他曾教训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如果奢侈就一定不能长久,你一定要厉行节俭。”公元594年,关中闹饥荒,杨坚派人去察看灾情,见百姓所食都是豆粉拌糠,他拿着食品给群臣观看,涕泪俱下地责备自己无德,命令取消常膳,不吃酒肉。他率领饥民到洛阳就食,令卫士不得驱赶民众,遇见扶老携幼的群众,自己引马避路,好言抚慰,道路难走处,令左右帮助那些挑担的人。
自古英雄爱美人,我们这个随州老乡虽然也爱那一调子,但有个贤内助把关,使之没有在“色”上放纵。书说,独孤皇后本性俭约,不好华丽,又好读书,识达古今。缺点就是妒忌心超常规,不容别的女人接近杨坚。隋宫里面虽然美女如云,杨坚只能望而兴叹,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有一次独孤皇后受了些风寒小病卧床,在宫中调养。杨坚在梅花别苑邂逅妃子尉迟贞,一见倾心,于仁寿宫偷偷临幸。一觉醒来,杨坚既喜又怕:“今日方知为天子的快活!”,不料此事独孤氏知道后也是怒气冲天,咬牙道:“我与贱人,势不两立!”马上抱病起床,率领了八个宫女,到梅花别苑杀了尉迟贞。杨坚知道后又悲又怒,一个人骑马在野外狂奔三十里,被一帮大臣追上,拦马苦谏。杨坚叹息:“我贵为天子,不得自由!”驻马良久,半夜才回宫。此次打击后,杨坚再无贪色之心,成了正人君子,带领一班人,专心致志为大隋的兴旺发达操劳,在历史上留下了“仁君”的美名。至于在独孤皇后去逝后,杨坚把持不住,葬送了性命,此是后话。
杨坚作为1900年前的帝王,能够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把国家治理得国殷民富。一方面说明治理腐败对于一个国家兴旺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杨老乡在治理腐败方面的措施极为有效。在我们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今天,作为随州人,我们在认老乡的同时,是否也从这个老乡身上受到一些启迪呢?
徐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