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择校费,何时寿终正寝
  新华社3月6日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出席两会的部分代表表示,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择校费问题上,政府部门要有所作为。
    择校费,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公平
    一种关于择校费的解释是:收取借读费或择校费的初衷是教育部门为缓解 “择校风”现象而采取的应对之举,或者说是暂缓之策。
    但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收取择校费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择校风”。
    全国人大代表赵顷霖说:“收取择校费不能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反而加重了群众尤其是那些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
    全国人大代表拜秀花说:“只有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选择和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否则,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择校的学生,就会遭受到人为的教育不公平。”
    择校费产生的三大根源
    群众认为,缴纳择校费是学校借机敛财。学校认为,收取择校费是无奈之举。那么,择校费的根源在哪里?
    一些人大代表认为,首先是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
    全国人大代表毛杰说:“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理念,再加上社会上普遍存在名牌大学、高学历相对容易找到就业机会的认识,因此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好学校,可另外一方面,好学校毕竟是少数。”
    另外,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校际间存在明显差异;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现有城市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能力有限,也是择校费赖以存在的主要原因。
  取消择校费,政府要有所作为
    拜秀花代表说,政府在教育投资上不要“锦上添花”,而要做到“雪中送炭”,要向那些条件差的学校倾斜。要通过提高待遇、评优评先等政策,吸引一部分高水平的老师留在一般学校。
    毛杰代表建议,给民办教育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给予一定的政策,比如民办教师的“养老”问题,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民办教育发展起来了,有利于缓解教育资源的紧缺。
    针对择校费产生的深层次问题,也引起不少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王菊梅代表认为,要有效解决择校费问题,还需采取切实措施,缩小校际差距。她说:“要实行重点学校校长、骨干教师与一般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的定期交流和聘用制度;取缔公办重点学校举办的各种校中校;禁止公办重点学校举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和各种重点班、尖子班;对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招生实行名额分配制,做到不同学校生源相对均衡。”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择校费,何时寿终正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