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马清明到广水市调研时强调
发挥各地优势 做大特色产业
  本报讯 记者毛传荣报道:3月7日,市委书记马清明到广水市就工业发展和农业特色板块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时强调,各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本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使特色产业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肖伏清参加调研。
    马清明首先来到杨寨冶炼工业园的鼎盛冶炼公司和金汇冶炼公司,察看了小杨家湾搬迁现场、移民安置、铁路货场建设情况,详细询问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税收贡献情况,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措施。广水市有关领导和企业主介绍说,鼎盛公司去年创税收3000万元,金汇公司创税收500余万元。目前,鼎盛公司高炉正在改造,原材料充足。公司拟投资6000万元,在新征用的杨家湾兴建一个80立方的高炉,上两条深加工生产线。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税收突破4000万元。金汇公司1.25万KVA矿热炉通过国家环保检验达标,生产形势一片大好,市场供不应求,每吨纯利达1000元。公司已与以色列客商签订协议,征地150亩,兴建20万吨的高碳锰铁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7000万元,建成后可实现产值7亿元,创税收4000万元。马清明听后,十分高兴地说,杨寨发展冶炼工业有独到的优势,电力充足,有铁路货场,高速公路年底便可动工,各企业应抓住当前大好的市场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要开展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后,马清明又风尘仆仆赶到太平乡。在猫子湖村的蒜田边,他与村支书左雷国边走边聊,问村里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耕地,外出打工多少人,种蒜多少亩,收入怎么样。左雷国说:“全村种蒜500多亩,户均1亩,种蒜亩均收入约3000元,比种小麦、油菜强多了。”
    马清明问:“那为什么不多种呢?”
    左雷国说:“关键是缺劳力。现在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种蒜劳力缺乏。”
    “为什么山东种蒜那么大规模?他们那里连干部都种五六亩,用机械耕作。如果规模搞大些,有市场吗?”
    “我们这里土质好,适宜种蒜,蒜的品质好,种植历史悠久,山东客商来这里收购回去深加工,然后出口。”
    马清明说,大蒜是广水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民的致富产业,但广水的大蒜种植规模一直上不去。广水市要系统地研究一下,要培植一批种植大户,把大蒜协会和经纪人队伍组织起来,解决蒜农的卖难问题。要组织他们到山东去考察一下,看怎么扩大规模,只有规模上去了才有市场。要出台发展大蒜产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鼓励农民从事大蒜产、加、销。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建冷库,建深加工企业。要探索开展机械化生产,解决劳力问题。
    广水市委书记李耀华等陪同调研。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发挥各地优势 做大特色产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