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68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房价究竟降了没有?
2008新年伊始,各地楼市价格“跳水”的消息不断。北京、广州等地也传出楼盘“降价”、“打折”,房价究竟降了没有?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泓铭接受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市场有一个特点,因为单价是很大的,几十万,像北京上海就几百万,它的变现是很困难的,所以它的价格变化是不容易表现出来的。如果说国家宏观调控,今天出一个政策,明天、下个月马上变化,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有人声称“拐点”到来,张泓铭委员说,判断“拐点”有两种评价方法,一种是价格的绝对数量,还有一种是价格的增长速度。“我不知道他们所说的是哪一种,如果是前一种,我的看法是并未出现。我个人推崇用价格变化速度来衡量拐点的,但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至少也得一个季度以上。”
既然没有降价,如何看待房地产公司的“打折”和“降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认为,这些行为都是营销策略,“例如,有的房地产商将原本每平米12000元的住宅喊价15000元。如今打个折,卖13000元。这叫降价吗?!”
当前房价究竟有多高?
多年来,房价一直是民生的一个核心话题,也是委员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数据,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2006年同比上涨5.5%;2007年同比增长7.6%。而今年1月份,同比上涨11.3%。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松海指出,1998年国务院曾发文称,“房价收入比在4倍”是个合理的区间。根据我们的调查,即使考虑到房屋性能提高、建安成本增加等因素,目前房价收入也提高到6倍以上。然而,近两年,北京、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10倍,房价显然偏高。
“平抑房价过快增长,在2008-2010年,要进一步地加大调控力度,在保持2007年房价稳定的基础上,可将房价大致控制在3%波动范围内;在这个合理区间内,人均收入如仍按10%左右的比例增长,至2010年,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即可接近合理的比率。政府主管部门要提高行政执行力,努力促进调控目标的实现。”郭松海委员说。
增加保障住房抑房价
“住房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让多数老百姓居有其屋是政府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储亚平代表说,“比较有效的就是政府必须拿出土地,保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用地。”
郭松海委员指出,国际上廉租房占住房存量的比重,一般在5%左右。但目前我国的状况远低于这一比例。而据估算,经济适用房供应如减少5%,会拉动房价上升3%-4%。“所以,目前紧要的是调整住房市场的供给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张泓铭委员说,“我个人认为住房保障要分出轻重缓急,首先要解决最困难的群众,然后解决比较困难的群众,分步实施比较好。现在先要建立一些廉租房,让那些很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先解决。”
“保障住房之所以步履艰难,其原因是:一是利益驱使,对此漠然置之;二是工作思路不清;三是责任不明。”郭松海委员告诉笔者,中央应该下大力气督促保障住房到位。比如可以从机构框架上,重塑房地产市场监督体制,设立统一的房地产监管机构。 (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