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生长当心“干热风”危害
专家提醒尽早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多得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报道:目前小麦已经进入生长旺季,但根据经验,在随后的孕穗灌浆乳熟阶段,我地极易遭遇“干热风”天气危害而造成减产。农业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尽早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小麦健壮生长发育。 据曾都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陈显章介绍说:“干热风”俗称“火风”,是指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现象,经常在春夏之交出现,年度间强度不等。它是我国几大主要小麦产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我市常常在5月中下旬出现。当“干热风”出现时,气温急升,空气相对湿度骤降,日照充沛,风力较大,蒸发率强。此时正值小麦灌浆乳熟阶段,“干热风”天气使小麦植株因强烈蒸腾而大量失水,正常的生理机能遭到破坏,灌浆过程受阻,以致青枯早死,麦粒皱秕,从而造成减产。小麦受“干热风”危害,通常叶、穗呈现灰白色,茎秆呈灰绿色,麦芒干枯发白,比正常小麦早死3—7天,减产10—20%。 同时,“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受多因素制约,除与“干热风”本身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外,还与“干热风”出现的早晚,小麦品种,小麦发育阶段及健壮程度,以及土质、地形、坡向和有无屏障等地理环境有关。小麦扬花期和乳熟中后期,是受危害最重的两个时期。品种抗逆性强,植株生长健壮和保水、保肥、通气性好的砂壤土受害轻。 今年,我地遭受百年不遇的雪冻灾害,小麦生长期间积温偏少,发育严重迟缓,生育节律轻正常年景推迟10余天,后期可以利用的拔节、抽穗,灌浆、成熟时间大大缩短,势必对小麦生产不利。如果再遇上 “干热风”危害,小麦产量形成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农业专家提醒广大农友要未雨绸缪,及早动手,采取综合措施,推进小麦生长发育促早熟,避免或减轻 “干热风”危害:一是进行清沟排渍,降低土壤湿度,增加田间温度,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二是控制氮肥,及早合理补施氮肥,防止用氮过多过晚小麦贪青迟熟;三是增施钾肥,可及早追施氯化钾、硫酸钾,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田间撒施草木灰,提高小麦抗逆性,促进小麦早熟;四是叶面喷施氨基酸肥(多得),增强抗性,缓解生理性病害;五是综合防治病虫害,促进小麦健壮生长,提高小麦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