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带动 政府推动 农户行动
我市农村沼气建设“又好又快”
本报讯 通讯员饶涛、记者陈晓林报道:“一口沼气池,解放农家女;一盏沼气灯,照亮新农村。”这是我市农村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谣。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累计达到5万口。沼气池建设与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改院相结合,实现了农民居家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沼气池的修建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曾都区三里岗镇吉祥寺村3组农民汪保国说,他家建沼气池,自己只花了少量资金,主要靠国家的政策扶持。通过修建沼气池,家里的厕所厨房也进行了改造,家庭环境得到了美化。目前,吉祥寺村已有近80%的户通了沼气,当地农民用沼气烧饭,沼液养猪,沼渣作肥,可谓“一箭三雕”。 市能源办负责人介绍,像吉祥寺村这样的“沼气村”,全市已有59个。自2003年以来,省农业厅及能源部门对我市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给予了特别支持和倾情帮扶,“数量一年比一年大,资金一年比一年多”。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近5年来,每年都把沼气池建设纳入向社会承诺的10件实事之一。据悉,今年,我市获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6750口,项目总投资为21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40万元,省级配套135万元;获省级项目10000口,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1000万元。 沼气建设在我市农村已显示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沼气池的建设使农村人畜粪便等被闲置废弃的农业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农民长期以柴草为燃料的生活习惯得到迅速改变,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被有效利用和保护。沼气池同时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吉祥寺村2组村民邓卓军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建一口沼气池约需投资1400元左右,利用这口沼气池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和电费600至7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节支200至300元,养畜增效500至600元,种植增效200元,一口沼气池每年直接效益1500元左右。如果把沼气建设与无公害大棚蔬菜、水果等高产值作物生产结合起来,带来的效益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