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享红 见习记者 马培春 通讯员 蔡晓东
“3·31”的姐江英遭遇劫杀案,牵动千家万户(本报已连续报道)。记者昨日走访了被害人及其亲属和犯罪嫌疑人,强烈地感受到亲情的呼唤:社会需要安宁。
“的姐”江英儿子——
“妈妈,小辉想你”
“妈妈,快回家,我想你,呜呜……”4月8日中午,随城某小区,遭劫杀的“的姐”江英的家,她10岁的儿子小辉,哭喊着要妈妈,“每到周末,妈妈就带我上街、逛公园,陪我上图书馆看书。我要妈妈!”
江英的婆婆包一芳哭着哄孙子:“乖乖,妈妈马上就回来的!”
听说儿媳江英出事,包一芳与女儿李健丢下农活,急忙从乡下赶到城里照顾小辉。李健哭诉道:“一听说弟媳出事,感觉就像天塌了一样。”
江英和丈夫李绪村同住一个村子,两小无猜,后来情投意合,结为夫妻,婚后虽偶尔也因小事拌嘴,但一直相亲相爱。他俩原为随州橡胶厂职工,1995年下岗后靠打工养家,2003年起李绪村与别人合伙开的士。去年,江英自家贷款买了一辆车,夫妇俩换班营运。
李绪村疼惜妻子,很少让她晚上出车。小区门卫苏功明说:“江英小两口待人不错。出事之后,大家都非常担心,希望江英早点痊愈出车。”江英的邻居刘弟奎老人禁不住眼圈红红:“江英夫妇忠厚热情,一直与邻里为善,没想到突然出事了。”
包一芳痛哭流涕:“医药费没有了,买车买房的欠债还没还,可怜的儿媳啊......”李健也在呜咽,记者也禁不住掉泪。
懂事的小辉哭着递过纸巾:“以前爸爸出车,妈妈送我上学,可现在,妈妈——”哭声,喊声,令人心碎。
犯罪嫌疑人李文雄——
“妻儿老母,我有罪”
“我对不起受害人,害了她一家人;我愧对妻儿老母,我有罪……”
8日16时,在随州第一看守所里,犯罪嫌疑人李文雄悔恨交加:3月31日晚上,他在随州城区与犯罪嫌疑人陈爱民,联手作下了“3.31”恶性劫杀的姐江英案。
今年40岁的李文雄,曾经是“统招统分”的卫校毕业生,1991年分工在汉阳某医院上班,经过辞职、上岗几次变动之后,于5年前应聘到蔡甸区疾控中心工作。在本职工作之余,李文雄开过“麻木”,当过家电、音响维修工。
“父亲早逝,我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母亲对我特别疼爱。在蔡甸纺织厂上班的妻子,虽然工作很忙,对我也关爱备至;儿子很听话。家庭非常幸福,我想为家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想弄点钱‘改善’一下经济条件,但是我选错了方式,走上了犯罪道路,我有罪!”
李文雄说,在看守所几天,想到操劳一生的老母亲,想到相敬如宾的妻子,想到只有14岁的儿子,想到被害人正在承受无辜的苦痛,他悔恨不已。李文雄反省自己的人生说:“冲动是我致命的弱点,希望大家以我为戒,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要异想天开做‘发财梦’。”
犯罪嫌疑人陈爱民——
“女儿,爸爸对不起你!”
“思思:我好想你!你跟我结婚几年了没享到一天福,可是我爱你,就像你爱我一样。我对不起你,愿你照顾好我们的女儿,她才1岁,要让她好好读书,好好做人,不要像她爸不成器…… ”
这是4月7日陈爱民在看守所里写给妻子的信,落款是“日夜思念你的人”。
在随州城区开过网吧和游戏厅的陈爱民,赚过一些钱,家里虽不富裕,但日子过得也不错。只是一年多以来,陈爱民始终没有做事,很多时间沉迷于网络。问他对自己走向犯罪之路的想法,他说:“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多学知识,合理利用网络,千万不要像我将网络当成了犯罪媒介,不要误入歧途,不要进入害人的QQ群,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
陈爱民和妻子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从没吵过一次架。他说 “妻子自己舍不得吃穿,也要我吃好穿好”,说到伤心处,他几次泪流满面。
陈爱民说:“在看守所里没有自由才意识到时间和生命的可贵,人一生会犯很多错,但这一次我错得太远。希望每个人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
问陈爱民有什么话带出去,他说:“请转告我母亲,儿子不孝,没能好好伺候您,儿子定将好好改造,赎罪;请告诉我女儿,爸爸对不起你,长大了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
犯罪嫌疑人一手将自己打下罪恶的深渊,一手损毁着安宁与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