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情暖心灵的民生服务
—— 随州市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大厅优质服务纪实
作者:常跃耀
  “副局长当科长用,科长当科员用,女人当男人用,一个人干四个人的事”,这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和湖北日报等国内各大各类媒体对我市“大部门制”的形象概括;而随州市劳动保障局的二级单位——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实行的“五保合一”的运转模式就是其中佼佼者,该中心的综合服务大厅工作高效,服务优良,被老百姓誉为“情暖心灵的民生服务窗口"。
    2007年12月,该服务大厅被国家劳动保障部授予“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称号,市长助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夏卫东荣获“全国劳动保障个人一等功”称号;荣誉背后凝聚着劳动保障部门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其中为参保人员提供坚实保障能力和提供优质服务的殷殷之情,让人感动,令人振奋。
  “亲民的柜台”
    近日,记者多次来到市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大厅采访,这里窗明几净,色调和谐,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服务民生之情。
    4月1日,一位参保人员袁红梅女士对记者说,她1995年上班,是兴发纺织有限公司职工,2002年开始交养老金,因在外打工,从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停交了养老保险金,问能不能续交和补交?在个人申报核定柜台,工作人员杨玉热心解释有关政策,微笑着说,可以续交和补交,这次需补交5376元。因为养老保险要连续交15年以上,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女的交到50岁,男的交到60岁。袁红梅女士得到满意的答复,她说,这里的服务让人舒服,开心,既能了解政策,又能办成事。
    让参保人员津津乐道的是,这里柜台高矮颜色很适合办事人的心理,便于“心与心的交流,面与面的沟通”。2007年11月20日,时任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和时任湖北省副省长蒋大国等领导视察该中心服务大厅,充分肯定其优质服务工作,称赞这里的办事柜台是“亲民的柜台”。说到“亲民的柜台”,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2001年2月,社保中心成立之初,该中心既无办公地点,又无可用的办公经费,一直租用一峰公司的几间屋作为临时办公场地,很不方便职工群众来参保。为彻底改变无办公场所的问题,2005年该中心与市劳动保障系统几个单位一起投资新建了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公环境,于2006年9月份投入使用。其间,在制作办事柜台高矮尺寸和颜色选定上,局长夏卫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他说,柜台要与人的心口相齐,利于平等交流;太高,有距离感;太低,让参保人员弯腰写字不方便。柜台和大厅的颜色以淡雅的乳白色为主,让参保人员走进来,有亲切、温馨的感觉。
  融洽的参保环境
    人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那么,参保人员走进服务大厅,能享受到什么样的参保环境和优质服务?社保中心主任张万志介绍,为方便参保单位和职工办理社保业务,新办公大楼建成后,该局和中心在二楼建成近3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社会保险服务大厅,投资200多万元开发了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核定、缴费、待遇审核、发放等业务全部纳入大厅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网化”运行。在大厅内部,各个窗口放置了工作牌,明确了工作职责;最近又添置了电子触摸显示屏,方便参保职工养老、医疗个人账户查询;在醒目位置放置《市民守则》、《市民行为规范》、《文明服务用语、服务忌语》,规范职工的言行、举止。
    在工作中,该中心对工作人员长期坚持开展文明服务礼仪教育和优质服务窗口活动,推行规范服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要求工作人员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对前来办事人员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茶水暧心,一颗诚心办事,一句好话送行”;对参保对象实行办事政策依据、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公开;进一步完善了“首问负责制、业务办结限时制、责任追究制、公示制”,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许多参保人都说,这样一看就明,一办就成的服务环境让人神清气爽。
  民生为本创业绩
    社会保险,是参保人员的命根子。它最关乎民生,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发展的成果直接惠及于民的地方。可以说,社保工作事事关乎国运,件件情系民生。
    让我们用事实和数字来说话:2001年,我市开始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实现“发放资金一分不少、发放对象一人不漏、发放时间一天不迟”的目标,社会化发放率连续保持在100%。目前,全市企事业退休人员3.64万人,每月发放养老金2600万元,2007年发放养老金3.12亿元。由于我市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按照统一政策,对养老保险待遇进行上调,现在,我市的人均养老金从2005年的每月487元上调到现在的每月690元。在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方面,该中心运用多种措施提高参保职工的报销比例,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从80%到90%按不同比例,调整到按90%比例报销,最高支付限额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大病救助的报销比例提高到90%,报销限额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2007年又提高到30万元。两年来,及时支付了全市1.8万人次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1.5亿元,参保职工住院自负率一直控制在28%以下。
    社会保险扩面成效显著:该中心在实打实摸底排查的基础上,突出扩面重点,坚持扩面与征缴一起抓,扩面与稽核一起抓,扩面与调基数一起抓,扩面与续保一起抓,扩面与监察执法一起抓,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集中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来,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5.2万人次,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2.1万人次。扩面征缴工作的有效开展,基金积累规模不断壮大。2006年征收达到3.09亿元,2007年4.78亿元。全市社会保障基金积累余额6.7亿元,是2000年末的8倍,社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社会保险基础管理逐步规范:该局和中心在社保费的申报核定上,要求参保单位严格执行“两表两签字”制度,据实申报核定今年的缴费基数,对实发工资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要求企业按照随州市委市政府14号文件精神,逐步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进行申报,大大提高保险费核定准确率。目前,全市实行“两表两签字”的单位占参保的90%以上,社保登记率、申报率达98%以上,核定准确率达98%。二是在医疗保险的管理服务上,按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半年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通报;制订了加强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对定点零售药店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规范了对定点药店的管理;加大住院人员的巡查力度,严格住院、用药、检查标准,有效地防止违规现象发生。三是在社保基金管理上,完善了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社会保险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了对基金运行情况的监控,各项社保基金单独建账,专款专用,确保基金完整和安全运行,杜绝违纪违规、挤占挪用保险基金行为。开展了社保基金自查,接受审计部门对我市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四是在社保信息化建设上,根据社保业务程序要求,对运行程序进一步修改完善,简化、方便了业务操作。按照“金保工程”的要求,对养老保险的84个数据项目进行了补充完善,按要求上传数据,养老保险数据整合率、上传率均达98%以上。及时公布养老保险职工个人账户,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人账户建账率、记账准确率、公布率均达100%。
  打造一流的团队
    用制度管人,是该中心综合服务大厅服务民生自律的一大特色。
    近两年来,该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先后制订和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学习制度、社会保险内部控制制度、社保业务衔接办法、考勤制度、信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30余种,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的工作行为和社保业务资料的管理。该中心副主任付加成说,有了健全的制度,它既保证服务大厅各项工作规范协调运转,又增强了干部职工遵纪守法意识,一举两得。
    市社保中心除“一正三副”领导和办公室人员以外,其余都在综合服务大厅与参保对象面对面交流和工作,社会保险工作,政策性很强,需要有一支 “心系群众、勤政高效、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团队。为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该中心每年初制订政治业务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理论、学习社保政策和操作技能,提高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并要求所有干部职工做到 “社会保险政策解答一口清,业务操作一手准”。
    近年来,该中心通过开展 “抓中层带机关促发展”活动和 “五个一”(每名干部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出一个金点子,发表一篇有份量的调研文章或宣传信息,某项工作争创一个第一,做一件对单位有贡献的实事,与过去比有一个明显进步)活动,狠抓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八比八看”,即:比服务环境,看谁的服务场所整洁优美;比服务态度,看谁的服务质量优;比便民措施,看谁的服务效率高;比奉献社会,看谁对公益事业贡献大;比关爱未成年人,看谁办的实事多;比扶贫济困,看谁积极为群众送温暖;比服务新农村,看谁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好事;比行业形象,看谁文明创建活动抓的好。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该中心长期坚持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为社会保险工作增光添彩,先后被省劳动保障厅评为 “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基金结算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市劳动保障局评为 “目标责任制考核优胜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最佳文明单位”。本报记者 常跃耀 通讯员 王志勇 何祖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情暖心灵的民生服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