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盘振荡下的“救市”之争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市场对政策“利好”的期待与失望交集,加之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A股市场持续呈现大幅振荡行情。与之同时出现的,是从民间到理论界多种声音中的“救市”之争。 ■ “救市”还是不“救市” 随着股市的深幅下跌,从理论界到民间要求政府或政策“救市”的声音一浪接一浪。同时,有人也表示,股市自有沉浮,不应也不必救市。 “救市”,还是不“救市”?两种对立的观点辩论趋于白热化,论辩双方各执一词,甚至互相指责。 前不久,网上出现一则新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表示坚决反对用下调印花税来激活股市。霍德明认为,一般的中小投资者自己要保护自己,你能玩得起就玩,玩不起的人怎么能让政府来保护呢……股市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承担能力。此言一出,立即遭到无数网友的激烈反击。 事实上,不“救市”论的出发点是我国的投市是完全的 “市场市”。可在不少股民心中,我国的股市是政策和市场在共同起作用的,谁也不应该中途贸然退场。而走向“市场市”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要有程序和步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 后市 : 下跌还是反弹 市场人士对“第一权重股”中石油破发的评价有好有坏。悲观者说,破发将引起市场极度恐慌,后市必是“跌跌不休”。乐观派则言,晚破不如早破,破发击垮了多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后市逆转的可能性大增。 国都证券张翔认为,18日收盘,中石油A-H股溢价率是86%,估值仍然偏高,回落到50%以下较合理。因此中石油仍会继续跌,拖累大盘跌破3000点也是很正常的。平安证券石化分析师杨建标表示,因为基本面的变化,以及中石油A-H股的价差都决定了16.70元只是一个开始,而很有可能继续下探,。 近期大盘之所以围绕3200点区域有所反复,与中国石油死守发行价有很大的关系,如今该股已有效破位发行价并在其下方运行,表明市场处于新一轮的下跌当中。若周末无消息面上的进一步变化,则下周大盘顺势向下考验3000点整数的可能性较大。 也有人认为,破发几乎击垮了多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大盘后期出现转机的可能性大增。在目前市场整体投资价值突出的情况下,市场机遇已远远大于风险,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是大盘见底反弹的重要征兆。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中石油早晚要“破发”,晚破不如早破。太平洋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郭士英认为,由于中石油发行时定价过高,而且目前油价依旧高企,这种情况下,中石油想守住发行价的可能性非常小。中石油仍是大盘走势的风向标,只有它跌破发行价,场外资金才可能更积极地进场。 ■ 还投资者一个健康透明的市场 当前,我国的A股市场已有1亿多个股票账户、几千万个投资者,牵涉到几千万个家庭的财产收益与喜怒哀乐,可谁能负起责任来保持这个市场的秩序稳定呢? 中国证券报署名“华生”的作者刊文指出,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如监管层所言,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而我们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逐步向成熟开放的市场过渡。这就决定了既不能用简单的“救市”政策去强化市场和投资人的政策依赖,又不能简单地推卸政府促进市场平稳健康转轨的责任。“华生”认为,股市是一个信息市,因此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在市场转轨过程中,保持政策的透明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市场各方才能在转轨中有稳定的预期,把一时还不能摆脱的市场消极作用降到最小。 网民说,在宏观意义上,可以说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速,是最有力的“救市”行为。股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不再只是一个小配角,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敏感反应,就是例证。而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才是股市趋好的根基,如果这个基础不再,再强的政策暗示和推动,都很难将股市带上一个新的水平。 ■ 要 “ 救 ” 的是市场信心 杭州股民王春桦表示,A股市场让她已经失去信心。在她持有的五六个股票中,仅有一个在一个月前“逃离”,其余都被深度套牢。“短短几个月间,大盘跌了40%以上,这在A股市场是没有的,在国外也很少见,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对市场报什么期待?”她沮丧地说。 浙江财经学院刘建和博士说,尽管现在大盘的绝对点位还不算低,相对于2006年之前的最低点还是很高的,可要考虑到,相当一批散户是2007年5月30日之后入市的,对于他们来说,股市投资的信心受到严重冲击。有专家认为,现在很多投资者的信心接近崩溃边缘,这个行情继续下去,A股市场如果跌破3000点,投资者信心一旦崩溃后,就算有关部门出台再多鼓励措施,这个市场信心也救不回来了。 浙江省金融工程学会理事长程惠芳说,从国内经济大环境看,许多企业的利润与效益也正受多重因素影响。以纺织企业来说,面临国内货币政策从紧、国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上游原材料涨价等压力,这些公司的业绩不可能像去年那样增长,这样带来的既有企业信心不足、也有股民信心不足的不利影响。 ■ 沪深股市创12年最大周跌幅 4月18日,伴随着中国石油杀穿发行价逼近16元,沪综指再跌百点失守3100点整数关,两市各主要指数纷纷宽幅走绿创出调整新低,本周每个交易日平均65点的快速下挫也让沪综指创出了12年以来的最大周跌幅,本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下跌11.40%和15.28%,同时在过去125个交易日中,沪综指累计跌幅已经深达49.2%。 统计显示,截至18日收盘,已有超过五成个股股价跌至10元以内,“3元俱乐部”更是不断扩容,目前已吸纳了15名“会员”。 资深市场人士认为,在短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在全球股市都较为罕见,此前仅有1929年的道琼斯指数、1989年的日经指数和2000年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历史大顶后在第一波下跌中的跌幅接近该水平。从历史经验看,上述三大股指暴跌后都出现了大级别的反弹,尽管反弹行情结束后股指可能继续创新低下跌,但这并不影响其在下跌中的反弹修正行情。 截至4月18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报66019亿元,较上周末(4月11日)减少12.83%,期内两市新增的流通股合计虽多达37.34亿股,也难抵股指下挫对流通市值的显著影响。 同期两市总市值报200720亿元,一周减幅也达到11.54%。 本 版 图 文 均 据 新 华 社 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