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4时,停放在随州城区解放路中段的采血车前,里里外外挤满了咨询和献血的爱心人士。“今儿献血的人比昨天还多,都是自发为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捐血的。”紧张忙碌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阳光下,一条“爱心援灾区,捐血救同胞“的标语,道出了所有捐血者的心声。没有场面宏大的宣传,但“有心人”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这里。
“得知家乡受灾了,我们急忙赶来献血。”采血车上,志愿者向记者引荐了两位来自四川乐山的农民工姐妹,她们正在采血。“老家(乐山)的情况还好,但我们也同样关注汶川等地乡亲的安危。”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们十几位同伴商定分批前来。
何止是她们,随州市民同样踊跃地在登记台前排起了长龙。捋起袖管,一支支针管将市民与灾民血脉相连。在家收看地震灾害报道,曾上过老山前线、立过二等战功的钢铁汉子钱显军也不禁流下了热泪。“我原来所在的部队已经开赴灾区了,我这个老兵也要行动起来。”同时献血的还有他的爱人。
记者在车上停留不到一小时,已经见到4对夫妇双双献血。丁鹏夫妇就是特地从近郊淅河镇赶来的,他吃罢晚饭上网,得知灾区AB型血紧缺后,就赶紧过来了。也许是被这种气氛感染,他们上五年级的女儿也要求献血。“你还小,等明天你给灾区的小朋友捐些衣服、书籍过去吧。”妈妈安慰着一脸失望的女儿。
“我是一个摆水果摊的,做不了什么,就献点血吧。”正当记者要离开,50多岁的汪妈妈坐到了采血台前。惧怕扎针的她是第一次献血,要不是为了灾区同胞,她断然不敢迈进车内。没有犹豫,扎针的一刹那,强烈的痛感分明写在她牙关紧咬、双目紧闭的脸上。有首歌唱得好:痛并快乐着。
随州市中心血站血源科主任徐勇斌说,根据国家和省卫生厅的要求,各地要达到一定的血液储存量,做好为灾区供应血液的准备。一旦接到上级指示,可即刻向灾区调配血液。
记者在车上看到,工作人员刘燎原紧张而熟练地采血,忙得连水也顾不上喝。当天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没有下车,中饭就是在车上吃的快餐。她告诉我们说,献血车从13日开始就格外忙碌起来了,是平常工作量的10倍以上。大家一直都没工夫歇息,仅14日一天,就有两百名献血者捐了5万多毫升的血液。
另悉 到昨晚9时,我市储备血液已经达到卫生部要求的库存上限。血站负责人提请有意献血人士到血站或采血车预约登记。见习记者祁鑫韧 通讯员程舢
图为随州城区一女士正在采血车上献血。 (本报记者 邱学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