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寻“机”辟蹊径
——广水经济开发区企业迎战金融危机见闻
作者:宋俊超
初春的武胜关关口乍暖还寒,关下已是热浪腾腾。记者近日在武胜关下的广水市经济开发区看到,双剑公司总装车间4台准备销往东南亚的S系列风机正在测试,装配车间弧光闪闪;坐落在开发区里的温州工业园一派忙碌:港源电器、大洋塑胶、茂鑫胶带等企业有的通宵达旦忙生产,有的在安装机械设备,有的在加快厂房建设…… 辟蹊径见机遇 去年7月,随州·温州工业园开工不久,就遇上金融危机来袭。来园区投资的客商以其睿智避“寒”迎春。 以生产轻触开关、光纤插座、变压器等为主的湖北港源电气公司计划一期投资8000万元,建年创产值1.6亿元的电气生产企业。金融危机袭来前,公司采取一边建新厂、一边抓生产的办法,就地租赁廉价厂房,生产出多批产品,赢得丰厚资金,保证了新厂建设如期进行,目前新厂区一期8栋厂房已竣工。公司总经理叶龙说,2月16日新厂正式开工,将有近千名员工就业。 “金融危机袭来,原材料市场、销售市场都变化了,我们灵活应变,赢得了大笔订单。”湖北和谐矿业公司总经理陈文斌拿着来自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一大叠订单说。 去年11月,公司几乎无单可做。他们在摸准市场脉搏后,开出了调整结构的良方,产品多元化,不仅生产工艺品,还生产日用品、装饰品等。公司效益明显好转,今春实现了产供销“开门红”。 招人才蓄实力 在湖北双剑鼓风机公司总装二车间,张达江师傅正在吊装马达。他说:“从正月初三到现在我们就没有闲过,一直在加班加点赶订单。” “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优选人才的机会。”双剑公司总经理杨建明介绍,他们去年在返乡农民工劳务招聘会上,招聘了84名返乡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大多掌握了沿海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他们进企业后,公司的工艺水平得到提升,有的技术工人还提出了革新方案。 湖北浩然药用包装公司车间还在兴建,企业老总把招聘重点岗位人才的调子定在了本、专科学历,他们要把10万级净化车间及国内先进的WB07-5全自动注吹双2位成型机交给有技能的人才去“打理”。 (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邓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