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打日寇是应尽的责任”
——访曾都区何店镇抗战老兵王洪安
作者:黄闯

  本报记者黄闯
    5月19日上午,带着对抗战老兵的无比敬意,记者一行来到曾都区何店镇乔麦河村,采访抗战老兵王洪安,听他讲述那段难忘的抗战岁月。
    虽然年事已高,但这位老兵却没有忘记70年前那场战争所带来的苦难以及在他身上发生的事。在那场中国人民旷日持久的抗战中,他贡献了一名中国军人应尽的力量。
    “我是1926年出生的,日本人打来时我才14岁。我记得日本兵一到村子就抢粮食,还放火烧屋。”一提起日本兵,王洪安老人就愤怒不已。
    15岁那年,在家放牛的王洪安被抓壮丁当了兵,还没来得及训练,他就跟着部队上了抗日前线。“部队里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年轻人初上战场,不少人连枪都不会打,但在连长的指挥下,我们不怕与日本兵作战,而且越战越勇。”王洪安回忆。
    但战争是残酷的,在一次战斗中,王洪安所在的部队被敌人打散了,不少战友牺牲了,他侥幸生还回到家乡。随后,王洪安加入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当了一名警卫兵。他跟随部队辗转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省打日本兵,期间参加了10多次战役。
    “我们部队在京山县附近与日军展开了一次大战,那是我参战以来打得最痛快的一次。”说起记忆最深的一场大战,王洪安一边讲述,一边向我们比划。“我所在的警卫连就是要保护首长的安全,另外在战斗前挖战壕,在战斗中运送弹药。但那次战斗打得很激烈,我们警卫连的所有战士都参加了战斗。在部队与日军激战了几天后,首长想了一个迂回包抄的策略,以一小部分兵力牵制敌人,利用地形巧妙地绕到了敌人身后,打了日本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那次战斗结束打扫完战场,王洪安觉得头上有点冷,拿下帽子一看,发现帽子右侧紧贴头皮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子弹打了一个洞,“要是稍稍再偏点命就没了。”王洪安说,他没有感觉到害怕,“人一旦上了战场,你就没有功夫害怕了,害怕也没用。”
    “还有一次战斗,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王洪安回忆道。当时,日军有一支100多人的部队驻扎在县城。有一次,几十个鬼子兵从军营里出来,到老百姓家里抢东西,几个老百姓就跑到我们连队驻地报告。确认情况后,我们马上把所有兵力发动集中起来,然后在鬼子队伍要经过的山路上设好了口袋阵,准备打伏击。鬼子队伍进入伏击圈后,战斗打响。一阵猛烈的交火后,鬼子企图收缩兵力,我们一看马上就开始冲锋,拿着枪从山上往下冲。最后,伏击战变成了追击战,我们一路追了几个村庄,最后逃回去的鬼子兵只有几个人。
    “你受过伤吗?”当记者问起时,王洪安肯定地答道,“被日本鬼子的炮弹碎片炸伤过”。说着,老人撸起左腿的裤子,在他的小腿上那过去了几十年的伤痕还能依稀看到。老人回忆,那是跟随部队参加麻城战役时炸伤的。“麻城战役打得很激烈,日军不仅出动了大批部队,还用了大量的火炮。我们部队的阵地上先后被炮弹打了几轮,很多战友在战壕里牺牲了。我只被炮弹碎片炸伤了腿,算是捡了条命。”说到这里,王洪安已老泪纵横。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开,周围一片欢腾,大家奔走相告,放声高歌。“那天,很多人高兴得睡不着觉。”王洪安说,高兴之余,他想起了很多在抗战中牺牲的战友和乡亲。
    随后,王洪安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29岁的王洪安从部队分配到广东省罗定市的一个县城公安局里,一干就是10年。这期间,他娶妻生子,过上幸福的生活。1965年,王洪安携妻子和儿女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过着农家生活。
    “如果没有打仗,该有多好。但是当民族到了危急关头,总要有人站出来,抵抗侵略,而我只是尽了我应尽的责任。”在纪念抗战70周年之际,问起当时抗战的想法,王洪安老人掷地有声。
    夕阳西下,老人所在的村庄显得格外温馨,这份宁静的美好,其实就是当年那个15岁男孩想要捍卫的和平。
  王洪安展示奖章及有关证件 黄闯 摄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日寇是应尽的责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0 版:一周关注】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