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党员帮扶奔富路
——府河镇杜家冲村建立“党员种养大户+贫困户”脱贫机制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沈梦 黄浩
    初冬时节,走进曾都区府河镇杜家冲村民刘福星的养殖基地,河边杨树林里,一群群土鸡在悠闲地觅食、放养,主人一边照看一边将草丛里鸡蛋一枚枚捡起。
    “这些鸡有800多只,其中大部分是帮助没有劳力的贫困户喂养的,我们能力稍强一点,能帮一把就帮一把,都是乡里乡亲的。”刘福星的父亲刘祖明介绍说。
    据了解,该村村民余世保、黄国亮、彭发保、周忠炎、周欢欢,他们或因病、或智力障碍、或重残、或年老体弱,5人都是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今年5月,村委会、驻村工作队为了帮助他们脱贫,帮他们每户引进了100只防疫到位的三黄鸡。但是,5个贫困户都因缺劳力、缺技术无法喂养,这让村里一时犯了难。
    为解决这一难题,村里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通过民主协商,积极协调,建立“党员种养大户+贫困户”脱贫机制,决定采取委托养殖的方式,将5个贫困户的500只三黄鸡全部交由党员刘福星统一按照生态养殖的要求喂养。
    刘福星今年28岁,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因表现突出在部队入了党,退伍后回乡发展种养殖业,投资近10万元发展养猪、养鸡,承包5亩水面养鱼,种植60多亩水稻和2亩多莲藕。另外,还在厦门从事水果批发生意。他踏实肯干,为人公道正派,是村里的种养殖大户,也是村里的能人。
    通过协商,5个贫困户不出一分钱,由刘福星预支养殖费用从收益中扣除,待鸡出笼后40%收入归刘福星,60%归贫困户。目前,500只三黄鸡长势很好,到年底能长到2到3斤左右,再加上平时鸡蛋收入,初步估计,每个贫困户可以有4000元左右的纯收入。“谢谢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周到安排,谢谢刘福星的帮扶。”贫困户彭发保感激地说。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党员帮扶奔富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