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小财政”撑起大民生
——市财政局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探访
作者:黄刚桥
  本报记者 黄刚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过一个词—— “政府买服务”,并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推广购买服务,凡是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将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本级预算安排、非税收入、政府基金收入纳入了政府购买服务范围,2016年,购买服务资金规模达到了1亿元以上。随着政府购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也越来越强。那么,什么是政府购买服务?如何实施政府购买服务?……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市财政局进行了采访。
    多措并举 政策执行落地有声
    “政府购买服务”也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以合同的方式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的服务事项交由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承办,政府根据该组织实施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合同拟订的标准评估后支付费用。”市财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解释,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的公共服务,正是政府建立社会管理网络的有效形式,是政府与社会组织互相沟通的纽带。
    那么,我市是如何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呢?市财政局局长杨天兵介绍,近年来,我市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预算改革,创新财政投入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共同监督的要求,建立了市政府统一领导、市财政局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民政、工商、监察、审计部门提供保障的工作机制,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随州实际,制定出台了《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等6个文件,确保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同时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有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目前,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已达154项,涵盖了教育、就业、社会救助、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安全、住房保障、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社区管理等领域,逐步形成了多部门、多领域购买服务的格局。
    制度引领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事关民生福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呢?“我市作为全国年轻地级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市级财政收入块头小,刚性支出大。面对这种现状,如何以“小财政”支持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市在完善政府购买体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杨天兵说,为了让老百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好,财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积极创新购买方式,通过公开招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提高了服务效果。同时,通过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专业机构组成的综合性评价机制,推进第三方评价,按照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短期效果评价与长远效果评价、社会效益评价与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选择承接主体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增强政府购买服务能力。
    民生为本 真心服务惠及百姓
    在随州,也许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政府买服务”:比如,以前由政府承担的环卫保洁,现在一些地方已经试点向民营保洁公司购买。
    谈到政府购买服务带来的好处,市环卫局局长毛随兵认为,这样能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市环卫部门作为中心市区环境卫生的主管部门,同时又具体负责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具体事务,多年来一直“管干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张,环卫管理队伍、原有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为此,该局转变观念,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积极在中心城区推行环卫工作政府购买服务,着力实现百姓受惠、企业受益、部门减负的“三方共赢”局面。
    毛随兵介绍,近年来,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方位提高环卫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今年 3月,市政府出台环卫作业市场化的相关决定,4月份,该局拟定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方案,将城区主干道和小街小巷总面积为310万平方米分四个标段对外发包,发包总经费1945.55万元/年。同时,为确保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5月,又对城区道路面积、公厕、垃圾站点、环卫设施及经费等进行核算,将市容环卫局管理的中心城区主干道和曾都区管理的小街小巷分东、西、南、北四个标段一起发包。另外,还建立健全了考核标准及奖惩监管制度,制定了《随州市城区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市、区实行三级考核,市政府每年设立20万元奖励资金,将当年各公司处罚款一并纳入奖励基金,对年度考核优胜单位进行奖励,连续三年考评名列第一名的公司,在下一轮市场化投标过程中优先考虑。
    记者从市财政部门了解到,这几年市区环卫经费支出逐年增长,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市民保洁要求不断提高,引入社会组织、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强化竞争,无疑是个有益的探索。目前,我市财政部门正着手研究进一步推进环卫保洁领域的 “政府买服务”工作。
    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同样也让市民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老有所依、少有所托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幸福”的基本理解。因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整合资源,引导社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思路,推进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成立于2014年8月的随州阳光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随州怡家社会服务中心)无疑是我市政府购买服务的先行者。该中心成立以来,立足随州实际,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为有需要的社会各类人群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朱红玲介绍,该中心现有专职社工8人,其中4人取得了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从业资格证,目前,中心已承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有:“拥抱阳光,筑梦飞翔”孤儿、“与你同行,共享阳光”随州市民政局救助管理工作站困境未成年人保护项目、随州市东城街道残疾人社会工作示范项目等。并承担了随县部分优抚社会工作项目,如:“幸福食堂,情暖夕阳”养老关爱、“阳光起航,伴我成长”关爱留守儿童、“情暖夕阳,爱满人间”失独老人社会工作、“小树苗成长计划”未成年人四点半课堂服务项目等。
    项目支撑、政策支持让政府购买服务真正惠及民生,也让阳光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声名鹊起,该中心《拥抱阳光,筑梦飞翔——孤儿家庭危机介入个案案例》,获评2015年湖北省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希望伴飞计划”(A类)公益项目优秀案例;《社会援助之手——随州市曾都区事实孤儿社工个案》获评2015年湖北省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希望伴飞计划”(A类)公益项目优秀案例等。
    面对未来,该中心全体人员信心十足,但困难与挑战仍然存在。“目前中心的规模还较小、社工人员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继续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朱红玲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随州“小财政”托起老百姓的幸福梦想,描绘的是一幅“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的和谐画卷,铺就的是一条为民、惠民、助民之路。如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谐、人文、幸福这些温暖的字眼,已化为百姓身边真切的变化,在这座美丽的随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财政”撑起大民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财政新声】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