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发展大局 彰显工会作为
——曾都区总工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作者:黄刚桥
本报记者 黄刚桥 坚持与职工群众需求“合拍同行”,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五年来,曾都区总工会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变工会“围绕”经济发展为工会主动“融入”经济发展,力求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有效提高了职工素质和能力,认真贯彻落实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努力在“谋创新、抓落实、求发展”上下功夫,使工会重点工作取得了新业绩、实现了新突破,为建设经济强区、美丽曾都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该总工会连续多年在市各县(市)区工会工作年度综合考评中被评为工会创先争优工作先进单位,曾两次被省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精心打造的“劳模进校园”、“流动仲裁庭”、“农民工讲坛”、“企业留守儿童夏令营”“跟踪助学”等创新“亮点”项目,得到了省、市总工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先后获得 “全市文明单位”、“全市党风廉政先进单位”、“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A 飘扬的工会旗帜 曾都区总工会成立于1950年,下辖两个事业单位,即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现有机关工作人员10名。区总工会现辖基层工会1472家,其中:村级工会36个,社区工会37个,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2个,机关事业工会148个,企业工会1249家。全区现有职工83078名,拥有工会会员 79526名 (其中农民工会员24346)。 随着全区非公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职工数量的日益增加,劳动关系也日趋复杂,给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工作中,总工会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在全区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对开发区、建筑工地、快递公司、家庭服务行业进行重点调研,以点带面,扩大农民工入会率。近两年,全区净增建会企业125家,吸纳会员7240人,其中农民工5792人。同时,积极创新集体协商方式方法,近两年曾都区的“两个普遍”工作已初见成效,全区累计集体合同建制率达98%,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建制率达90%。 为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该总工会积极开展企业民主管理规范化达标、职代会星级创建、争创厂务公开示范单位等活动,全市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8897家,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达到8976家,由于工作得力,2016年曾都区实验小学被评为“湖北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环卫二车间被评为“湖北省民主管理示范班组”。 为助推企业发展,该总工会通过打造“四季品牌”(即: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职业培训班15期,培训人次1560余人,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展职业介绍200人次,提供就业岗位620余个,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咨询介绍服务800人次,接受政策咨询、法律维权服务百余人次,并先后送清凉、助学、送温暖金额达120万元,受惠近千人。有这样一组数据,让我们触摸到了全区职工立足岗位奋发争先的热浪:去年先后推荐晏传国、严贤涛2名同志为“全省劳动模范”,屈真江、宋一村等7名同志为 “全市劳动模范”,今年经过筛选选定了17名“曾都区劳动模范”。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凝聚职工力量。区总工会先后开展趣味运动会、“大同杯创卫健步行”、“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举办“万千女性健康知识讲座”、“职工大讲堂”等。同时,区总工会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区党员会员中提出开展“学劳模精神、做合格党员”活动的倡议,号召全体工会会员尤其是党员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学我们身边的劳模精神,得到全区各级工会组织的积极响应。区卫计局、区文体局、区委党校、区法院、区物价局、南郊办事处等大部分单位结合本单位的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分别出台学习劳模精神、做合格党员的文件,并把劳模事迹作为必学内容之一,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激发了工作干劲。 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工会会员这句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近年来,区总工会通过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和“实”的要求,做合格党员的标准落实到工会工作全过程,保持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进企业服务,帮职工解忧”活动,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提升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水平,努力将工会组织打造成职工群众信任的“职工之家”,为企业和职工解决需求最为迫切的问题,实现服务职工零距离,让职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B 温暖的工会力量 工会组织常被喻为职工群众的“娘家”,让职工实实在在体会到家的温暖,是全区各级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5月区总工会下发了 《关于在全区工会系统深入开展“困难职工精准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对全区各类困难职工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分类施策进行帮扶。2016年,精准帮扶91人,帮扶资金18.2万元,一般帮扶187人,帮扶资金18.7万元。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党的阳光照亮困难职工的心房。帮贫困、送温暖,让困难职工感受到家的亲情。近年来,区总工会通过建立“跟踪助学”机制,改金秋助学“一次性”助学为跟踪助学,在受过“金秋助学”资助学生中,确定重点跟踪帮扶对象,建立跟踪帮扶档案,开展定期回访帮扶,使助学工作常态化,2016年,跟踪助学34人,助学资金6.8万元。 “送温暖”活动深得民心。区总工会坚持“依档帮扶、节日全覆盖、人员全覆盖、走访慰问”原则,在每年的六个法定节日期间对全区建档困难职工广泛开展 “送温暖”活动,极大鼓舞了困难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今年7月下旬,区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杨河意带领区总工会全体班子成员和所有党员,自筹资金3万余元,购买毛巾、矿泉水、西瓜、雨伞、花露水等防暑降温用品,深入到润力专汽生产车间、大同文化公司车间、兴二建筑公司金三角建设工地、曾都区公务用车平台等,走访慰问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劳动者,为他们送去“清凉”,受到广大职工高度赞誉。 以职工为本,区总工会组织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区总工会把走访慰问驻点村老党员老干部作为践行 “两学一做”的实际行动,7月1日,为了让驻点村老党员老干部过一个有意义的支部主题党日,区总工会机关支部带领全体机关党员,冒雨来到驻点村即南郊黄畈村,走访慰问村老党员老干部,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带去组织的关心。12月2日支部主题党日,在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钟雯带领下,机关党员下午到驻点村对2016年的精准扶贫脱贫户进行了了解座谈并给予帮扶。 C 过硬的工会队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只有深深扎根于职工群众之中,才能夯实基础,激发活力。近年来,区总工会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坚持重心下沉,加强对乡镇(街道)、基层工会的指导和服务,推进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的形成;通过召开座谈会、集中宣讲等方式,在媒体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弘扬劳模精神,营造了尊重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通过完善劳模选树机制,提高劳模公信力,打造了一支立得住、叫得响的劳模队伍。 严明制度,勇担责任。近年来,区总工会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坚持从实际出发标本兼治,积极探索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路子,营造了党员干部健康成长、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保证和促进了工会工作的蓬勃发展,积累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好经验。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区总工会进一步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的紧密结合,保证了反腐倡廉各项具体任务的落实。实际工作中,通过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紧紧围绕规范权力运行这一核心,坚持“三重一大”月报告制度,做到主动接受监督、全程接受监督,确保了工会风清气正。同时,通过制定《区总工会“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实施办法》、《区总工会三重一大流程图》,推动了区总工会领导班子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促进了全区工运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同时党组成员坚持定期召开分管部室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征求意见建议,并坚持每周一次全员会,通报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工作,促进了工会各项工作高效落实;通过每周二次党组会议制度,对涉及人财物和重要事项,充分发扬民主,相互通气协商,实行集体决策,会务公开,让制度在阳光下运行;通过认真执行述职述廉制度,班子成员在机关全员中述职述廉、并报告个人有关重大事项,找出问题不足,接受党员监督,同时通过完善谈话和诫勉制度,利用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等形式,不定期开展党组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谈话,分管领导与相关部室负责人、其他干部职工谈话,互相沟通思想,促进工作落实。 打造“阳光工会”,凝聚工会力量。近年来,区总工会按照区委党务公开工作要求,遵循发扬民主、科学规范、注重实效、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公开形式标准化、公开内容规范化、公开工作制度化”为目标,克服场地限制,突出实效,充分利用党务公开栏、工会QQ群等阵地,定期对党组各项工作、决策及时进行公示,同时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在干部提拔、发展党员等环节实施阳光操作和透明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另外,区总工会党组还始终坚持把传达中央和省、市、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各项新要求、新任务,作 为履行主体责任的首要任务,党组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廉洁从政,为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做好表率,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于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建立了“一把手”讲评班子成员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回顾往昔,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区总工会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建设好“职工之家”,当好职工群众“娘家人”,进一步团结带领全区广大职工在建设经济强区、美丽曾都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新的姿态、新的探索、新的拼搏,在新征程中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