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永 奏 生 命 之 歌
——随州市中心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纪实
作者:徐军国
  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王刚 熊仕伟
    行医之道,悬壶济世,泽被苍生!位于炎帝神农故里的随州市中心医院,担负着随州地区200余万人的医疗保障任务,在110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秉承“普济众生、精诚至爱”的服务理念,培育“严谨、奉献、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树立了“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核心价值观,走出了一条科技兴院、人才立院、管理强院之路。今年11月中旬,该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现场评价,标志着该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A
  三甲创建 实力铺就新台阶
    “事业要发展,一定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要激励全院干部职工自我加压。”2015年1月10日,市中心医院召开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由此,三甲医院创建口号变成了实在的目标,医院上下投入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该院成立三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组建专班抓任务分解、抓责任落实、抓持续改进。引入激励机制,将“干部作风提升工程”和“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制定了《医院评审管理奖励与问责实施办法》。严明工作纪律,全院开启创建作息时间,工作日延迟2个小时下班,中层干部会等各类行政会议一律改在晚间召开,各科室、各部门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投入到创建达标工作之中,形成了全院、全员、全方位创建的“新常态”。
    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自2015年以来,先后三次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进行了补充和更新。完善医疗类管理制度632项,优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流程281个、医疗事件处置预案21个,每月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项检查,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与安全意识。强化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细化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高风险科室的监管。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下降,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完善电子病历、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系统建设,对67个临床路径和11个单病种全部实现了信息化质控管理,切实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提高了医疗效率。
    优质护理服务再上台阶。健全护理组织架构,修订质量检查标准,实行护理管理目标责任制。成立15个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照质量检查常态化及质控前移的理念,落实质量督导、反馈、通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倡导亲情服务及延伸护理,各科室开展了“一科一品”的特色服务。
    医院感染防控全面增强。坚持 “防控并举、强化落实、规范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对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增补修订质量指标12项,制度、职责、流程、预案共131项。全面落实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和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手卫生设施的配备,对消毒供应中心、输血科、门诊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和高危区域加强监管,筑牢医疗安全堡垒。规范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程序,防止因医疗废物处置不当造成的伤害及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认真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药事管理系统日趋规范。实施药品集中配送管理,在全市率先实施了药品集中配送管理。通过公开招标,遴选5家公司作为医院药品集中配送定点企业,并对专家门诊药房实行托管制,有效遏制了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规范临床用药管理,制订了20项药品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加强处方点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医院先后被评为湖北省规范化管理药房示范单位、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性监测哨点医院。
  B
  开拓创新 走科技兴院之路
    一个医院要发展,首先必须有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在科技兴院思想的指导下,市中心医院注重发展思路,走上了一条医疗活动与医疗科研并重的新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院不惜倾巨资配备顶级医疗设备配置,开展多项新技术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了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收到了显著成效。配置合理,拥有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伽玛刀、直线加速器、直接数字化X光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彩色多普勒B超、高压氧舱、电视手术腹腔镜、电切镜、体外震波碎石机、人工肾、电子胃镜等先进诊疗设备,并设立了ICU、CCU病房,设备总值达3.16亿元。以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血管内支架、脑血管瘤的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瘤及支架植入术、心脏介入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均为本地区独家开展,已成为临床常规治疗手段。
    医疗技术的提升、重点专科的创建,促进了医院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三年来,医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立项课题28项,校级立项6项,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随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2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主编出版医学和管理专著63部。
  C
  求贤若渴 走人才立院之路
    人才是医院的关键,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人才培养的突破点在于机制建设,没有敢于突破的人才培养机制,就不可能培养出敢于突破的人才。市中心医院始终把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作为一项关键任务来抓,在全市率先实行了“百强科技人才工程”。2012年,相继启动了“112”医学人才工程,重点加强临床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人力资源处、党办、院办、医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院领导与优秀人才联系制度。医院坚持“以引为先、以育为主,量才而用、任人唯贤”的原则,诚心引进人才,真心对待人才,在学习、生活和创业上尽可能提供政策、制度、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以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先后成功引进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于建新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王汉琴博士、中国科学院王小波博士,启动了转化医学研究工程。其中于建新博士通过了2015年湖北省“百人计划”评审,实现了随州市在湖北省“百人计划”上零的突破。涂明利、周建波、戢翰升、施永彦、王晓菊、孙明谨、刘建华、江广斌、潘东风等一批专家的入驻,切实壮大了各专业学科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医院共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36名。
    在积极引进外部人才的同时,医院也十分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每年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赴国外学习或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联合举办了硕士研究生班,选拔了115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学习,对通过学习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提高其绩效工资待遇,并在晋级、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有效激励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联合培养和定向培养,使一大批“本土化”医学实用型人才得到了茁壮成长。截至目前,医院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251名,成为全市高学历人才最多、最集中的单位。
    人才兴科成效显著。医院通过拓展专业规模、规范专科设置、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等措施,竭力为医学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其有用武之地,做到“引进一名人才,带活一个学科”。近年来先后组建了骨科三病区、儿科三病区、内分泌科、生殖不孕科、皮肤科病区等专业科室。输血科、疼痛科、中医肾病被评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和产科通过了2016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骨科等32个科室被评为“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为医院特色专科、重点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
  以人为本 走管理强院之路
    走进市中心医院,处处展示出一番和谐景象!这得益于该院的民主管理和不断加强的文化内涵建设!
    推行民主管理,实施人文关怀。推行院务公开,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集体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投诉管理,畅通投诉渠道,实行首诉负责、统一接待、限时反馈等机制,落实追踪评价,体现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投诉比例。坚持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发挥医院工会、团委和女工组织的优势,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生活。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落实好工资调整及各项社会保险福利,让职工分享到医院的改革成果,提升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弘扬文化建设,培育团队精神。凝炼优秀历史文化成果,逐步形成了以 “传承、感恩、赶超、廉洁”为主题的“普爱”文化体系,坚持以文化引领人、文化塑造人、文化感召人,培育奋发向上的医院精神,树立团结奉献的员工价值理念。通过举办 “普爱大讲堂”、 “道德讲堂”、 “我身边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推进学习型医院建设,大力加强员工文明素质和思想品德教育。近三年来全院286人次拒收红包 26.9万元,收到感谢信、锦旗、匾牌等392件。
    110余载的寒来暑往,110余载的创业拼搏,凝聚成市中心医院的累累硕果。该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第二批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爱婴医院、湖北省平安医院创建先进单位等称号。在省卫生计生委最新公布的2015年全省三级综合医院总体考评中排名第16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中心医院人将以创建三甲为契机,以“一主两翼”发展战略为依托,致力打造鄂北区域医疗中心,为推动随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圣地车都”、“神韵随州”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永 奏 生 命 之 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