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发展装配式建筑 推动建筑工业化
——访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主任余洪运
作者:冯家园
  本报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胡军辉
    去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方向和任务。近日,记者就装配式建筑发展,专访了我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主任余洪运。
    记者: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余洪运: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建筑。相对于现在仍然在施工当中占主流的现浇建筑来说,就是把一部分原来通过现浇成型的构配件,比如梁、柱、板,拿到工厂去生产,生产之后再运到工地来组装,把它的节点做好,然后采用一部分的现场浇筑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我们把这个叫做装配式建筑。
    记者:为什么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余洪运: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一种改革,更是建筑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的建筑产品,基本上是以现浇为主,形式单一,可供选择的方式不多,影响了产品的建造速度、产品质量和使用功能。
    记者: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哪些好处?
    余洪运:第一,节约资源和能源。现场浇筑生产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量比较大。第二,减少污染。污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扬尘,一部分是噪音。第三,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缩短工期和节约材料。从施工周期上讲,可以缩短工期1/3,另外因为企业、工程项目、所在地客观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总体上材料、水泥、水、木材消耗等方面都能够明显节约。第四,对提高工程质量有很积极的作用。很多构件的生产在工厂做,是完全按照工厂的管理体制、按照工厂建立起来的标准体系来选择生产构件的原料,对构件出厂前的质量检验进行把关。第五,可以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更尽如人意地融合。第六,能够催生一些新的产业,使经济发展产生一些新的动能。特别是发展钢结构,对于化解当前过剩的钢产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七,对化解产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装配式建筑对钢结构的工程量比较大,用钢的情况就会改变,对化解产能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今年,国家住建部出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有哪些发展任务?
    余洪运:《指导意见》确定了八项重点任务。一是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加快编制装配式建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逐步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二是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三是优化部品部件生产。引导建筑行业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布局,提高产业聚集度,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四是提升装配施工水平。引导企业研发应用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连接质量和建筑安全性能。五是推进建筑全装修。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积极推广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装修模式,提高装配化装修水平。六是推广绿色建材。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推广应用高性能节能门窗,强制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质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七是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八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制度。
    记者: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发展方向,我市将如何推进?有哪些举措?
    余洪运:为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建筑业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报请市人民政府成立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将装配式建筑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建立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强化工作措施,统筹协调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引进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知识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有利于现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三、加强宣传引导。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推广机制,让社会公众更全面了解装配式建筑,提高认知度、认同度。
    四、加强学习培训。与长沙远大住工、杭州宝业、杭萧钢构、冀东建设等装配式建筑发展较好地区(企业)加强沟通,对全市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进行授课和指导。
    五、加强试点引领。依托新开工的还建房、城市重点项目,先行先试,从规划、设计、图审等环节严格把关,打造国家或省级“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在全市建筑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六、加强资金(技术)引进。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冀东建设、杭萧钢构、远大住工等国内装配式建筑先进企业,来随寻求本地建筑业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建设装配式构建产业基地。另外,引导商品混凝土(砂浆)企业建设装配式构件产业基地和园区。
    七、加强政策引导。在市政府牵头下,联合高新区、发改、财政、公安、规划、国土、交通、税务、住房公积金、金融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能职责,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在用地保障、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措施,让装配式建筑产业迅速发展。
    八、加强配套建设。依托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契机,大力扶持与装配式构件相配套的本地预拌混凝土(砂浆)、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等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力争打本土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发展装配式建筑 推动建筑工业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专题】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