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心需要“中心力”
宁然 进入新时期,随州也迎来新机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国家的期许,也是随州应有的机遇。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更好地承接和吸纳优质生产要素,提升随州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是推进随州转型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迫切需要。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有中心的品位和能力,需要“中心力”。 构筑区域 “中心力”,要从城镇化着手。城市建设是主战场,要充分运用 “五大理念”,坚持“东进、南拓、西优、北调”城市发展基调,以“双百城市”为引领,加快推进、谋划一批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框架、增添城市品位、提升城市魅力的精品力作,使城市能承载起 “中心城”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增强城市民生覆盖面,吸引更多外来者、城乡居民“入城”,让城市足够地具有活力。要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城市是中心,乡村是本源,继续加大对多极支撑镇域发展,打造美丽乡村,成为区域中心的有力支撑。 构筑区域“中心力”,要从县域经济入手。经济发展,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保障。要继续做大做强“两龙头、四支柱”,深化改革,强化“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随州的经济实力。要加大对工业的人才支撑,以“工匠精神”,注重打造精品,铸就百年老店。要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积极承接优质生产要素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对接国家政策,谋划具有带动力的项目,增强发展潜力。 构筑区域“中心力”,要从民生事业动手。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最终是改善民生,为群众打造幸福宜居城市。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统筹解决好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环保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服好务。要从百姓需求出发,推进“三民工程”,解决群众所盼,提升城市幸福指数。 构筑区域“中心力”,要从作风建设下手。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热情,见贤思齐,推动形成苦干实干、勇于担当,激情创业、奋勇争先的良好政治生态。深入实际,多到困难大、基础差、矛盾多的地方去,切实解决问题,有效推进工作。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号角已吹响,全市上下要积极作为,发扬炎帝创新、务实精神,推动随州形成应有的“中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