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广水名片 厚植发展优势
——广水代表团二分团讨论侧记
作者:张清
本报记者张 清 通讯员程仁涛 “随州城区的道路、公园多以随州的文化元素命名,如炎帝大道、神农大道、神农公园等,每走一条路都能感受到随州的深厚文化。反观我们广水,过去一些体现广水特色的道路,但后来名字都改了。我们的城市建设应当融入文化元素。”26日下午,随州市四次党代会广水代表团二分团就党代会报告进行集中讨论时,张运丹代表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广水在文化建设上的“短板”。 张运丹说,这两天通过看现场、听报告,感受到了随州在文化发展上的强劲势头,主要表现为随州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文化名片越擦越亮、文化平台建设越来越高、抢抓文化发展机遇的能力越来越强。 “吴店镇尹家湾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其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比周边地区都要高,但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打造不起来?”张运丹以此向参与讨论的党代表们发问,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张运丹介绍说,广水文化资源丰富,有以尹家湾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杨涟为代表的廉政文化、以连舜宾义士为纽带的统战文化以及孝文化和太白文化。“这些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是广水带有国字号特征的文化名片,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他还建议广水市加快建设综合性文化场馆,打造文化载体。 党代会报告提出,“重点建设粮油产品、食用菌、特色蔬菜、有机茶叶等四大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夏礼涛代表介绍说,太平镇吉阳大蒜种植历史悠久,既是太平镇的一张名片,也是广水市的一张名片,但是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把影响力打出去,不仅没有形成规模发展,反而有逐渐萎缩的迹象。他建议广水市南部的太平、李店、陈巷、杨寨等乡镇联合起来,围绕吉阳大蒜做文章,打造广水特色农产品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