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东流
8月24日,记者沿着宽阔整洁的通村水泥路走进广水市城郊办事处八里岔村,沿途看到,民居错落有致,农家小院干净整洁,路边桂花树、红紫薇等景观树跃然入目……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环境优美、村风淳朴的村落让人赏心悦目。
“刘书记给我们村带来了‘好日子’。”路遇村民,记者得到这样的答案。
村民口中的刘书记,是2015年9月市地税局选派到广水市城郊办事处八里岔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刘涛。
“刘书记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八里岔村支书吴海生这样评价刘涛。
2015年9月3日,刘涛正式驻村。上任伊始,他便与村干部逐家逐户入户了解调查,走访摸底。八里岔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561户1755人。该村负债75万余元,无办公室、无活动中心、无卫生室,80%的农户以种植粮食和外出务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经过刘涛和村支部一帮人严格按照“四看”、“四优先”、“六要进”、“七不准”的原则,精准识别贫困户66户186人。
“我们的基础工作做得扎实,精准识别准确度高,这个建档立卡的数字,从来没有更改过。”刘涛说,“我是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有11年基层工作经验,我觉得在基层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实在话、办实在事。”
八里岔村的变化点滴可见。刘涛驻村之后,先后建成两个50千伏光伏发电
站,确保了村集体收入;建成700平方米的办公楼,建立了便民中心、村卫生室和党员活动中心,方便了村民办事;协调帮助硬化通村公路3.1公里,改善了交通不便的问题;协助四组张家湾堰塘进行清於,解决了农田灌溉久旱无水的现状;帮助四组王建强、三组卢德金等十二户危房改造三十七间,解决了贫困户的居所安全问题;多次组织企业为贫因户送去衣服棉被及米、面、油,为贫困学子捐资助学及扶持乡村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垃圾清运箱、电脑和办公桌椅,改善村容村貌和办公条件;为解决基层体育活动场所,市地税局赠送篮球架等体育器材;协调广水自来水公司解决了二组汤家岭87户村民饮用水问题;两年来投资种植桂花树、红紫薇、油茶和果树200多亩。
精准扶贫应先扶其志。2016年5月,刘涛向贫困户发出倡议,由驻村工作组提供猪仔、鸡苗,有意愿养殖的贫困户可申请,经工作组考察有能力者可免费领养猪仔和鸡苗。当年仅3户申请养殖,其中黄国宏领回4头猪仔,熊平安、黄华友各领回1000只鸡苗。经半年养殖,年底卖出后黄国宏收入1万余元,熊平安和黄华友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
这让其他贫困户也看到希望,今年6月,12户贫困户提出申请,认养工作组提供的黑毛猪猪仔。
2015年9月以来,驻村工作组共筹资120.5万元,申请政策补贴资金39万元,成立了蛋鸡合作社、欣鑫养猪合作社、三台山茶叶合作社,40余户贫困户入股其中,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今年3月份,我们又选址种了2000株桃树,明年还将补种3000株,计划种植经济林50亩,再帮助一部分贫困户增加收入。”谈到下一步的工作,刘涛说,“还要继续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让合作社做大做强,能长期担负起帮扶带富之责,同时加大‘一对一’帮扶力度,鼓励贫困户自我发展,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争取在2018年,八里岔村整村脱贫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