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务实清廉惠民生
——随县万和镇财政所创新发展工作纪实
  

特约记者吴财荣
通讯员余九洲
  近年来,在面临经济增速换档,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大背景下,随县万和镇财政所在县财政局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保持一贯踏实稳健工作风格的基础上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加强财源建设,扎实推进财政改革,加快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民生民本投入,财政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A 清风扑面气象新
  走进万和镇财政所,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突出醒目的宣传标语,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都在展示着他们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该所坚持把作风建设深度融合到支部建设、履职尽责、年轻干部培养等各个环节,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财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干部队伍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干、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该所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合到支部建设中。
  支部成员示范带头,涉及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公车、考勤、工作考核等重要事项都经过集体讨论后加以落实。在车辆使用、办公用品、公务接待等方面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在生活上严格自律,不搞特殊化,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加强责任考核体系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近年来,该所先后制定完善周例会、理论业务学习、专管员考核、工作量化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等一系列制度,督促干部职工履职尽责。
  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考勤、卫生、季度考核等制度,杜绝上班不上岗、上岗不作为的现象。加强内控机制,严格执行财政资金拨付流程。立足风险防控,对出纳、会计等风险点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印章登记制度,防患于未然。
  在开展惠农宣传、专管员下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期间,结合作风整顿工作实际要求,该所进行作风现状问卷调查、作风整改情况回访等,杜绝办事“无故拖拉”、“吃拿卡要”等现象出现,赢得镇、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精心搭建平台,助力年轻干部成长。近年来,先后选送7名财政干部职工到市、县财政局培训学习,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思想。每月开展工作交流和业务讲座活动,锻炼干部职工的心理素质,提升业务素养。
  常态化交心谈心,鼓励年轻干部既要立足当下,知行合一,又向优秀看齐,以工匠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一系列举措,提振了财政所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提升了执行力,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B 创先争优显合力
  万和财政所围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财政中心工作”的目标要求,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激发创争活力,通过认真落实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度,开展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和“岗位能手”,设置“党员示范岗”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四个一流”标准,真正让干部职工学习有榜样、争创有目标、赶超有动力,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树立了财政部门新形象。
  树立一流的工作标准。用一流的标准想事,用一流的标准谋事,用一流的标准干事。树立“勇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观念,坚持精心、细心、用心,从细节和具体入手,做好每一项工作。
  培养一流的执行能力。做事不推不拖、雷厉风行,对研究确定的事情和领导交办的任务,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抓好落实,立说立行、一抓到底。树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不进就是退”的理念,努力干事创业,做到“抓铁有印、踏石留痕”。
  保持一流的精神状态。工作中始终保持干就干好、做就做到极致的劲头和精神。倡导积极主动,亲力亲为,善于掌握第一手情况,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既能坐而思,又能起而行,精通业务知识,熟悉财税政策,问不倒,难不住,争当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的行家里手。
  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和衷共济、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工作格局,全面塑造管理科学化、制度体系化、环境人性化、氛围和谐化、服务优质化的部门新形象,为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撑。
C 完善制度严管理
  近年来,万和财政所从全镇经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力争实现新常态下的新突破、谋求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监督规定》,按照“保运转、优民生、促发展”的思路,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将民生工程和上级专项资金、惠民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并加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力度,实行跟踪问效,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出问题。严格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约束力。按照“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的原则,切实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支出做到有保有压,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追加预算,实行预算执行通报提醒制度。增强预算执行严肃性;严格预算调整,确保新增财力向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经济发展等领域倾斜。
  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做好政府性债务管理及统计工作。建立规范债务制度,控制新增债务、适度降低财政风险,通过广泛培植财源、严格预算执行、加强财务管理、债权债务置换、依法处置闲置资产、追收借出款项、加大收回债权力度等增收节支方面的措施筹集资金,分期消化存量债务。
  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六条禁令”。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标准,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从公务接待、会议、差旅、外出考察等方面入手,坚决遏制铺张浪费行为,确保公务消费负增长。
D 民生财政勤为民
  财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如何做到更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工作效率。该所对干部职工进行了缺位教育,树立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努力提高大家的工作责任心,对工作不敷衍了事,切实做到好办的事立即办、迅速办。大、难事积极办、想办法办,不推诿,以主人翁的精神,把自身的工作做好做实。
  通过努力,干部职工工作责任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项硬性任务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农保完成266.372万元,参保比例90.8 %,新农合征收比例达到90%以上。以奖代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在粮补资金发放工作中,采取入户送达公开信、监督卡等方式,及时准确公开、公示补助资金政策信息,使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让农户在第一时间掌握,促进了补助资金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构建资金监管体系。加强对粮补资金落实情况的督察和检查,确保不折不扣落实惠农政策,杜绝抵扣、挤占和截留惠农资金的现象,全年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资金942.32万元。
  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他们将服务群众的意识贯穿于工作始终,尽力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在2016年土地确权收尾工作中,做到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准备扎实、方法科学。依法妥善解决土地确权问题286处,化解矛盾纠纷245起,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确保土地确权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强化财政奖补项目管理。严格申报、审批、招投标、施工、验收程序,通过规范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建设项目涉及5个村,7个项目,申报资金180万元,总投资23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等起到引领推动作用,加快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步伐,社会反响很好。
  扎实开展精准扶贫。该所把精准扶贫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到帮扶村,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基础,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入户调查摸底工作,掌握了贫困户家庭成员身体、文化、技能、住房、耕地、劳动力状况、收入支出情况,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按照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万和财政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上级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追赶超越”为主题,围绕“站在新起点,谋求大发展”,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精准发力,科学管理,为促进万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务实清廉惠民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