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余运来 通讯员 熊晓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11月21日,走进曾都区北郊办事处碾子巷社区“四点半课堂”,正巧赶上孩子们诵读经典《陋室铭》,教室虽是简易平房,但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
碾子巷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也多,隔代教育问题逐渐凸显,放学后“真空期”如何安排成了难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鹏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恰巧今年社区有处厂房出租到期,周鹏昌琢磨着可以利用起来,开设“四点半课堂”。说干就干!周鹏昌召集居民代表、党代表、社区干部现场讨论,大家一致赞同。
9月底,在曾都区妇联、区民政局等部门的协助下,课堂开起来了。孩子放学
后,高高兴兴走进课堂,快快乐乐写作业,轻轻松松回到家。
小邱上小学二年级,数学一直是她的弱项科目,在“四点半课堂”学习两个月后,成绩明显改善,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在宁波务工的父母汇报成绩,还把老师教的手工作品、学会唱的歌曲通过微信发给他们。阳阳今年5岁多,在上学前班,虽没有作业,但放学后会来课堂,跟着新结识的哥哥姐姐写作业,学儿歌,背唐诗,每天过得很快乐。
社区居民方顺勇与老伴一起带孙子和外孙女,以前遇到作业不会做的情况,他们就带着孩子四处求助亲朋好友,有时晚上九、十点作业还没完成。有了这个课堂,方顺勇感觉轻松多了。
26岁的社工邓阳平是课堂老师,两个月来,她的工作是周一到周四辅导孩子写作业,周五到周日带孩子们开展朗诵比赛、手指画、趣味运动会、K歌比赛等活动,每周不重样。
工作点滴间,邓阳平用认真仔细的态度和乐观阳光的心态,感染着每位孩子。她熟练掌握每位孩子的情况,一对一地辅导,孩子们做作业速度普遍提高了,字迹不再潦草,卷面变整洁,有的孩子数学成绩得到提高,笑容也变多了。她说,见证孩子的进步,她很有成就感!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庆芳介绍,全区已有20多个社区办起“四点半课堂”,有效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学习,为家长分忧,项目将持续下去,让更多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