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80605期 >> 第A4版:专版
竭诚服务写新篇
——广水市太平财政所创新发展工作纪实
  

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樊常涛 方辉
  乡镇财政干部处于财政系统的“神经末梢”,是联结城乡、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2017年,广水市太平财政所在广水市财政局和太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市局对财政工作的整体部署,结合本镇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财政工作新思路,大力发挥财政新职能,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收支结构,强化财政监督,依法科学理财,为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全年实现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5万元,占年初任务的106%,比去年同期增收122万元,同比增长15%,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A 夯实根基抓党建
  去年以来,该所以作风整顿为契机,以“两学一做”为抓手,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抓创新、抓规范、抓特色、抓完善”的原则,紧扣加强党组织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凝心聚力,强攻弱势,不断夯实党建根基,全面提升党建水平。
  该所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抓核心、立规矩、明要求、见实效”,以提升执行力、战斗力、问题整改率和群众满意率的“两力两率”为目标,明晰责任,上下联动,全力推进。
  坚持问题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了解等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并建立了问题台账和整改措施,制定了《“深化‘两学一做’,树立财政形象”学习教育方案》,落实了“三会一课”制度,累计集中学习20余次,党员个人记写学习笔记人均1万余字,举办学习专栏6次,专题讨论4次,讲党课3次,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专栏展示、查阅资料、交流座谈的方式,寻找差距、共同提高、凝聚共识;将整顿工作和教育培训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了“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守纪律、讲规矩,扎实履行‘两个责任’”等系列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使党组织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坚持作风导向,持续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凡涉及人、财、物等重要工作,坚持集体研究、民主集中,源头上杜绝腐败;加强服务型党支部建设,定期开展项目集中审批、集中开工活动,实行“保姆式”上门服务,设立“审批小分队”,打造“早干求主动、大干促发展、实干出成效、苦干树形象”的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坚持机制导向,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以机制创新为抓手,强化党建工作载体保障。制定了《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意见》,修定完善工作、纪律、内部管理等8项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签订家庭廉政承诺书8份,每月检查一次,加强反腐观念和拒腐防变能力,共筑防腐大堤;严格落实“五个一”要求,始终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作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所没有发现违规行为;建立和完善了党建例会制度、理论学习制度;针对群众办事难的情况,完善了内部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市局和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机制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B 集体“三资”严监管
  近年来,该所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坚持把解决基层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点,积极破解农村“三资”管理难题,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拓展工作内容,促进了全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深入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监管制度建立到位。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情况,该所不断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认真制定了《太平镇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试行办法》,坚持以制度保证“三资”管理工作规范化运作、长效化推进。
  监管平台完善到位。为顺应“三资”监管新形势,2017年,太平财政所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控网络系统,村级“三资”管理计算机联网监管。监管平台建立以后,各村依托平台,实现了集体“三资”网上数据查询、统计汇总等业务的网络化动态监管,安排专人在监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实行一季度一通报,督促村级按时完成资金、资产、资源、经济合同的录入任务。“三资”网络监管平台的建成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监督更加科学有效,公开更加真实透明。
  财务队伍培训到位。每年该所对干部职工组织集中培训2至3次,培训内容涉及《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十严禁”“十不准”规定》《太平镇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试行办法》、会计法、财务管理制度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监管人员履职到位。为打造一支高标准、严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监管队伍,更好地履行农村“三资”的监管职能,规范局监管人员的工作行为,该所每名监管人员均签订了《监管人员监管质量承诺书》《开展村级主职干部经济责任监管工作廉政责任承诺书》,要求监管干部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中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和义务,把“忠诚、干净、担当”贯穿于监管工作的各方面,争当廉政勤政标兵,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满意度。
C 服务民生保稳定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那么,发展与稳定的根基在哪里?在民生,在民心。该所始终把民生事业放在财政保障的重要位置,坚持把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2017年,安排137万元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安排121万元用于镇乡基础设施建设,安排59万元用于农林水项目建设。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压缩“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到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民生工程建设上。
  民生连民心,民心聚民力,只有多下一些力气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和民生工程,多解决一些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贴近民生的小事当做重大项目去抓、去做,才能够赢得民心、集中民智,从而形成稳定的根本保证,发展的强大合力。2017年,全镇申报“一事一议”奖补项目12个,建设资金共145.9万元,从项目立项、申报、招投标、开工、施工、验收检查等程序,财政所专管员全程参与监督。
  视百姓如家人,将民事当家事。该所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对补贴基础信息的检查核实,对补贴对象、面积、数量等基础数据信息先进行比对检查,抽查核实,再按照“一本通”要求规范发放。2017年,太平财政所共计农业耕地力保补贴449.1万元,受益农户7197户,家庭人口29981人。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打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该所全体干部职工走村串户,因情施策。2017年,共计落实精准扶贫资金213.2万元,产业项目819个,受益农户2333户。对所驻红日村35个精准扶贫对象户,结对认亲、多举措帮扶,受到了对象户的好评。
D 砥砺前行再发力
  “阳光财政”普照百姓。2017年,太平财政所在“民生财政”建设上,支出了一份爱民、为民之情。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18年,太平财政所致力于支持经济发展,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理财理念不会改变。他们将在广水市财政局和太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财政工作任务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服务经济发展,努力壮大地方财源。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用好、用活、用足财税政策,支持企业改进工艺设备,扩展生产规模,促进企业做优、
  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财政贡献率。
  加强收支管理,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加强对收入征管的日常调度分析,积极与税务部门协调配合,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强化税务征管的财政监督,积极配合难点问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拿出措施,当好领导参谋助手。强化对所有财政资金的全程监督,建立事前审查把关,事中跟踪监督和事后检查评价相配合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促进监督与管理相结合,加强会计管理,抓好会计
  人员继续教育,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财务管理安全规范。
  注重队伍建设,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政策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扎实开展财政业务技能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树牢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宗旨,拓展八项服务意识的内涵,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清白做人、干净理财。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精简和规范办事程序,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塑造财政干部形象,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多的福祉,为建设美丽和谐新太平作出新的贡献。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竭诚服务写新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