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赋
随县淮河镇中学坐落在镇区东边的山冈上,是整个镇区的至高点,人们都习惯地称为“凸头上”。我于1978年秋进入这“凸头上”念书,后来又在这儿教书,至今整整四十年了。
那时,学校只有两排砖瓦房,大概是30间吧。6个教室占去18间,其余12间是女生寝室、教师寝室办公室、师生食堂,住房之拥挤可想而知。
男生寝室在一公里之外的山下老街,每天晚自习之后,我们男生就从小路摸黑下山休息。遇上雨雪天气,稍有不慎,就会“哧溜”一声滑出好远。一个人摔了跤,就会接连撞倒几个。那时,雨伞和手电筒是奢侈品,没有几个人买得起。就这样我们高一脚,低一脚地摸进寝室,枕着湿衣服,靠着体温暖干至天明。柴米由学生从家中带,我每次上学,都要背30至50斤,父母从来是不送的。菜也是从家中带,冬春以酸菜、臭豆腐为主,秋季酱菜当家,夏天熟菜易变质,就带两顿熟菜外加几根黄瓜和一小撮盐。吃饭时,先将黄瓜掰成不规则的小块,然后放些盐拌一拌就可以吃了,油是一点也没有的。记得一位同学带了一点猪油,吃饭时候舀半勺藏在碗底,整个教室都能闻到猪油香!每个班一个木饭桶,称饭后抬到教室里打饭,每次饭后,木桶里连一粒饭米也找不到!有的男生课余经常帮工友抬水抱柴挖地,为的是能吃到一点点锅巴。
后来,我当了民办教师,年年都会回母校,母校就像一个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女,一天一个样,越变越亮丽。上世纪末声势浩大的“一无两有”和“普九”,使母校终于有了教学楼,后来母校又建成了高标准实验室和图书室,教师公寓和学生公寓拔地而起。
1998年,我被调入母校任教,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先是学生新食堂竣工,彻底改变了学生露天就餐时刮风一身灰、下雨一身水的状况;接着是学校中心花坛、文化墙的先后建成,真正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从而赢得了“花园式学校”的美誉;随后,又配备了电脑室、电子白板、多功能教室和录播室等,塑胶跑道正在筹建。
在我们这么偏远的小镇,师生也能享用现代化教育资源。课堂上,师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键盘响起,按鼠标移动,天南地北如在咫尺。课余时间,师生在红云般的桃花下面徜徉小憩,在红绿相间的月季园中读书、交谈,在如茵的草地上唱歌散心,在宽敞的餐厅里享受着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自助餐……
现在,如果让学生说出学校的变化,或许他们的感触只是平平淡淡,认为目前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因为他们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坐上中国步入迅速发展快车道的时代列车。而我和我们这一代人刚好踩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了这四十年伟大的历史变革,有一种沧海桑田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