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李明清、通讯员刘文武报道:“今年稻、虾综合收入在15万元以上!”9月23日,正在稻田养殖沟边察看小龙虾种虾生长情况的宋三平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宋三平是广水市长岭镇锣鼓田村贫困户,在市、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利用自有和流转的50亩稻田,发展“稻虾共作”,今年喜获丰收。“平均亩产稻谷500多公斤,小龙虾100多公斤,亩平收益3000多元!”宋三平说。前不久,他在稻田养殖沟里投放了部分成虾用于虾苗繁殖,为来年养殖储备苗种。
广水市水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稻虾共作”经济效益可观。种植一季稻,每亩毛收入不过1200元左右。“稻虾共作”既有稻,又有虾,一地两用,一水双收,一年下来,亩平纯收入比单纯种稻要高1800—5000元。
近年来,广水在长岭、城郊、骆店等镇办建立示范基地5处,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民发展“稻虾共作”。该市水产部门还举办培训班,组织技术骨干深入一线开展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种养的“金钥匙”,走上致富道路。
“今年收了一季稻、三次虾,已创收600多万元。”该市长岭镇栗坡村顺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大强说。他流转本村及周边村组的1084亩稻田发展“稻虾共作”,实现了稻虾双丰收,既保障了“米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
湖北鑫昇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在该市城郊街道办事处油榨桥村流转稻田500亩,发展“稻虾共作”,吸纳贫困户28户、82人参与种养。“这些贫困户现在是养虾有‘稻’、致富有方了!”油榨桥村党支部负责人说。
“‘稻虾共作’体现出了‘1+1 >2’的产业叠加效应。”广水市水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虾稻共作”对施肥打药要求非常严格,肥料要生态环保,化学农药更是严禁使用,因此种养出来的稻、虾品质都很高,真正是绿色无公害食品,实现了绿色发展。
广水还以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推进小龙虾精深加工,延长小龙虾产业链。大自然公司对小龙虾即食产品进行科技攻关,生产的虾仁等产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年出口额3500多万美元。
目前,广水“稻虾共作”面积已达5万多亩,其中50亩以上的大户400多户,公司(合作社)30多家,网罗农民2万多人,并已形成集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