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松 通讯员 闵礁 王航行
水是生命之源,供水是一座城市的基础服务行业。
当市民坐在家中,轻轻打开水龙头,就能使用优质自来水时,可曾想过这涓涓细流背后,有着供水员工的努力和辛劳?是他们,用日日夜夜的默默坚守、无私奉献,让市民的用水需求得到保障。
作为我市自来水服务提供者,随州市玉龙供水有限公司以服务千家万户为已任,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用智慧与汗水践行着“玉龙供水,供优质水”的经营服务理念,用真诚与微笑服务着随城的白天与黑夜。
A 优化水源调结构
随州城区原来只有两个水源:一是涢水河水源,属III-IV级水源,为城区供水主水源,取水规模达20万吨/日;二是先觉庙水库水源,水质为II级水源,改制初期取水规模仅1万吨/日。涢水河水源在冬春季节,因换季气温变化、上游来水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源水水质较差影响到供水水质,自来水中偶而会有藻腥味。
为改善城区供水水质,玉龙供水公司投资13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水源置换”和“先觉庙水厂扩容增压”工程,将先觉庙水厂供水规模由1万吨/日提高到8万吨/日,成为城区主供水水厂之一。
为彻底置换涢水河水源,公司又自筹资金投资3.3亿元,开发封江水库水源,水质为III级水源,工程分两大块实施:一是投资2.6亿元实施了供水复线(封江水源)工程,供水规模10万吨/日,于2012年12月开工,2013年12月底竣工投入运行。二是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封江水厂源水由开放式改为封闭式的取水管道工程,工程于2014年12月开工,2015年6月管道工程全线贯通,同年7月封江水厂开始向城区供水。至此,耗时两年半、投资3.3亿元的供水复线(封江水源)工程全部完工。王福窑取水口、涢水河水厂于2015年7月底同步停止运行,随州城区、近郊和随县县城居民全部用上了来自封江水库和先觉庙水库的优质水。
B 安全供水护健康
供水水质安全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市玉龙供水深知自身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始终将保证水质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严格执行三级监测管理制度,即:水厂班组自检、厂化验室检测、公司水质检测中心抽检,每天常规检测项目12项、月分析项目42项、年度全分析项目106项;
二是严格执行新的水质检测标准,按照新的水质国家标准要求,投资200多万元购置水质检测仪器,实现了新国标的全部常规项目检测;
三是加强管网末梢水的检测,对管网末梢水设置了16个监测点(加上源水、出厂水各2个点,共20个监测点),由省水质检测中心、市卫生监督局、市疾控中心、市水质检测站每月进行联合抽查,将检测结果定期在《随州日报》、荆楚网、湖北城建网上进行公布。
四是提高供水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按照市里相关应急预案的要求,公司制定出台了《随州市水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反恐防范应急预案及响应》《高峰供水方案》以及《源水管道配水管网抢修应急预案》等方案,并不定期组织相关员工进行模拟演练,确保一旦出现供水突发事件,可立即启动《预案》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C 完善管网保畅通
近几年城市发展迅速,城区框架不断拉大,为积极支持新城区建设发展,改善老城区供水条件,近三年来公司重点组织实施了“城南新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和新城区供水管网建设工程等,工程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扩展,城区范围已远远超出水厂直供水压力范围,为积极配合城市发展,保证供水管网末端和水厂压力范围以外居民的用水需求,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公司先后投资1200万元在随州高新区建设加压泵站两座、城南新区建加压泵站一座,后期还计划在铁路小区再建加压泵站一座,目前泵站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全部由供水公司自行承担。2018年11月底以来,公司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又筹资近2000万元,启动了先觉庙水厂2万吨扩建工程和城南新区增设供水管道(过河管道)工程,重点解决城东、城南及碧桂园片区居民的供水水压、水量不足问题。
D 户表改造惠万家
老百姓用水,最关心的是水压够不够、水质好不好、水价贵不贵,所有这些问题与供水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传统“总表”供水模式下,存在小区居民因为分摊公共部分水损多交钱而产生矛盾,也有单元楼因一家两家住户不在家或拖欠水费导致一幢楼停水。
为化解此类矛盾,玉龙公司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推动“一户一表”改造工程,自2008年至2014年期间,重点完成破产改制企业、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户改工程,实现了“一户一表”。按照《市政府转发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及相关会议精神,在市国资委指导协调下,2018年已对所相关企业完成框架协议,并对其中7家完成招投标程序,并完成市烟草公司、供电公司、电信公司及移动公司4家企业30多个小区、1000多住户的供水改造工程。“一户一表”工程在方便了广大居民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供水企业的利益,原来由用户承担的水损全部转嫁由供水公司承担。
E 提升服务暖民心
供水服务于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是玉龙供水公司一直思考的问题,也在不停的努力。
公开供水服务程序,提高服务透明度。公司下辖的给排水市政工程公司、营业部等窗口服务单位分别在办公醒目位置对涉及供水安装报装程序、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进行了挂牌公示,使用户可明明白白消费,并按要求向用户出具正规收费票据。
规范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优质的工程质量是保证安全供水的必要前提,给排水市政工程公司从材料采购开始就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库或用于安装施工;现场做到规范施工,无论项目大小,均按要求设置隔离挡墙、警示标识和警示灯等,做到工程完、场地清、无隐患;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施工严格按操作规范,做到每个施工环节合格达标,施工完毕后对新安装的管道及时埋设标示桩,进行GIS数据采集。
合理调配资源,提高维修速度、质量。为提高供水维修速度和质量,一是从给排水市政工程公司公司抽调了数名有安装实践经验的员工充实到管网维修一线,并配备了专用设备、车辆,以增强维修力量;二是根据漏水量的大小、涉及停水单位的用水缓急等情况进行科学调度,做到“大修不过夜,小修及时通”;三是专门设立了维修质量监理,无论维修管件大小,工程监理都必须到现场进行检查监督,确保管道维修质量。
规范欠费停水处理程序,尽量减少给用户带来的不便。在完备催费手续的前提下,规定只许每月10号至20号进行停水操作,且将停水时间确定在上午,留足够的时间给用户处理交费,同时将停水复开时间压缩到12小时内。
F “智慧水务”新飞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供水行业推行“智慧水务”建设势在必行。
自2011年开始,玉龙供水公司就启动了随州城区GIS供水管网电子信息系统建设。该系统建设投资超过200万元,对城区直径100毫米以上的供水主管道进行测量、定位,确定测量点7000多个,供水管网覆盖范围达97%以上。该系统以随州城市坐标为基础,以城区1:5000地形图为参照物,通过GPS定位仪和全站仪现场采集城区供水管线设备、闸阀和水表的坐标、口径、埋深及材质等信息,建立中央数据库,经专业软件处理后形成详实的供水管网管理体系。此体系在管网巡视、维修过程中可准确提供管线位置、走向,明确控制点,确定施工影响范围,以便合理制定抢修方案,提高抢修效率,一改过去依靠员工的记忆去挖、去探的落后方式。
2015年8月公司着手筹建客服信息调度中心,在完成中心控制室、三处水厂监测端站、33处管网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安装和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的搭建后,于2016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依托该数据平台,调度中心可对水厂的生产实现在线检测,可根据管网压力变化科学调度水厂生产、调配机组经济运行,合理控制管网运行压力,提高应对突然爆管等突发性供水事件反应速度。后期公司还计划在此系统上拓展管网水水质在线监测功能。
2017年11月公司推出“随州玉龙供水”微信公众号,开通微信缴费、用水信息查询及维修停水信息告知等业务,目前已绑定用水用户近3万人;后期公司还将相继推出支付宝、翼支付以及各大银行水费收费业务,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渠道的优质便捷服务。
2018年3月,公司又启动了ERP项目,目前平台正在搭建中,此平台可从宏观上控制、协调管理,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合一,提升公司规模效益,建成后公司内部管理将实现质的飞跃。
一个个子模块的搭建,在大大提高公司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程度的同时,也为今后全面推进城市“智慧水务”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G 练好“内功”树形象
制度离不开人的执行,公司一直重视对干部员工的管理教育。
积极参与市纪委监委机关、市环境办等部门组织的“双评双治双促”等行风评议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和广大用户的监督。
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员工岗位技能培训,不定期请设备厂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来公司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请市消防支队教官传授消防安全知识、请安监局的专家来公司举办职业病防治讲座,分期分批组织员工到荆州、孝感、咸宁等地级市供水企业学习交流,开拓眼界、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公司整体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积极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提升企业实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今年,给排水市政工程公司为保证各种施工资质、许可证顺利通过年检,就多次组织青工参与各类考试,取得对应A、B、C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20人次,特种作业操作考试合格32人次,另引进专业人才9人,仅2018年,在专业人才引进和专业培训方面就投入资金近40万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水有高洁的品质,随州市玉龙供水有限公司正努力将水的无私、奉献、谦和、自净、包容的品格,溶入到企业管理和供水服务的每个细节,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心血浇灌和谐、滋养民生,将水的品质诠释的淋漓尽致,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百姓心中竖起一块闪亮的金子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