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发展葛产业 传承葛文化
——记随县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今月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江开军
  6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随县洪山镇的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赵今月正在为传承葛文化而忙碌。
  赵今月今年57岁,30多年来,他坚持不懈发展葛产业、传承葛文化,不仅带动1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还牵头制定了全省葛粉行业标准。在他创办的工厂里,葛根原料“变”出20多种精细食品;葛文化博览馆里,展示着华夏葛文化的演进历程。
  “一样的葛粉,不一样的命运。”赵今月介绍,从1862年开始,葛粉制作技艺就在赵家传承下来,如今传至第五代,不但建起葛文化博览馆,还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家葛粉”曾经的辉煌,远在100多年前。赵今月小时候听他奶奶讲,清朝时期,赵家祖上挖葛为生,在镇上开办“赵家葛坊”,由此置葛业、开药店、收徒弟,一度名扬百里。此后百余年,“赵家葛坊”和国家命运一样日渐衰落,饥寒交迫之际,一把葛粉可以果腹保命。
  1990年,赵今月决心重操赵家旧业,让葛粉产业再度辉煌。
  俗话说,“头三脚难踢”,他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刚开办葛根厂时,他走村串户收葛根,东拼西凑的3万元很快就花完了,见村民卖葛情绪高涨,他又贷款2万元,当年收了近40万斤葛根。但受限于加工能力和技术,出粉率低,还有近10万斤葛根烂掉了,净亏3万元。痛定思痛,赵今月认识到,做葛粉也有门槛。第二年,在洪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改进生产工艺,出粉率提高了一倍,盈利3万余元。
  赵今月的葛粉一步步在随州打响名气,当地人纷纷效仿,洪山镇一下子冒出七、八家葛粉厂。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赵今月找到武汉工业学院,与对方联合开发新产品。2008年,他的产品登陆中百仓储各大卖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产品销量扩大了,野生葛根成为“抢手货”。尽管大洪山野生葛根资源多,也填不饱众多商家的“胃口”,有的农户为了卖更多的钱,把一些年幼葛根也挖出来,当地野生葛根一度面临“绝种”危机。
  “必须保住这个特色资源。”赵今月想了个法子:成立合作社,把葛农组织起来。2005年,公司联合256家野生葛根资源管理户及800多名野生葛根采集人,以加盟模式组建随州市二月风葛根专业合作社,鼓励科学种植,杜绝“杀鸡取卵”,野生葛根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如今,洪山镇已建成省内最大的葛根生产和研发基地,数千户农民靠种植葛根增收致富。
  “留住了野生资源,也就留住了产业之根。”赵今月带领当地葛产业向更高领域迈进。企业由半机械化到机械化;产品从无标准,到有标准、省级标准;他的商品从入商场、进超市,又到上网络,漂洋过海;经营理念也从做产业到做科技、做文化。令他欣慰的是,小小的葛粉,入列国家星火计划、省科技厅“五个一百”工程,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和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二月风”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面向未来,赵今月最看重新产品的研发,带领企业不断增加科研投入,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令他欣喜的是,他儿子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及回国工作后,一直主攻葛根产品精深加工与研发,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开发出10多款新产品。
  “奋斗,改变命运;创造,续写新篇。”赵今月说,“赵家葛粉不仅重现辉煌,而且得以发扬光大,根本原因是赶上了这个好时代。”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发展葛产业 传承葛文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