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冯家园 实习生 张子玄
现代的物流企业,货物多用叉车装卸,很少用人工。但在随州火车站及厉山站,装卸货物的多是人工,他们用肩扛背驮装卸物资。
随州火车站的背后,货运站迎着太阳西晒,一辆没有机头的货车停在轨道上,两辆汽车紧挨着停在站台上。7月26日下午4时许,段国强和工友们正在装一车皮的随州大米,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豆大的汗珠在脸上流淌。
在太阳的炙烤下,货车厢内的温度高出外面好几度,被段国强他们称作“桑拿房”。“进去几趟,衣服都得汗湿,何况是扛包。”段国强说。
火车站装卸工,是分班组的,一般是4人一组,两人在汽车上搬,两人将货物扛至货车厢内码好。抓、扛、起,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一袋100斤重的化肥被扛在肩上,搬到车厢码整齐。
随州市兴九星运业公司负责人刘洪军介绍,一个货车皮是60吨,装100斤一包的货物1200包,每人得扛600包。有的大米只有50斤、30斤,每人每天要扛上千包。
装一个车皮,要搬运两汽车的货物,耗时一个小时左右。中间间歇10多分钟,洗洗脸,喝喝水。“这个活儿,就得一鼓作气。”刘洪军说,反反复复,容易把人搞疲劳。
当天,段国强的班组已经装了2个车皮(车厢)。货场有7个班组,装卸了20个车皮。“每人一天的搬运量在50吨左右,就是要扛一千多包。”段国强说。
因为温度高,他们每人要头顶一块帆布,这样才不会被磨破皮。刘洪军介绍,为了给工人们降暑,货运场专门购买了两个冰柜,冰了七八桶水和一些绿豆汤。还在站台上安上鼓风机,为装卸一线的工人送风降温。
目前,兴九星运业公司共有装卸搬运工50多人,服务随州140多家企业。刘洪军说:“一年365天,只要货车跑,我们就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