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总攻全面小康,深耕区域布局,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经济治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想明白、弄清楚、做到位”,坚定信心,勇毅笃行,锐意进取,克难攻坚,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保持定力,奋力前行。专家学者围绕2020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一起深读会议精神,敬请关注。
【关键词】三大攻坚战
爬坡过坎 跨越关口
【会议精神摘要】
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底线思维、精准施策,确保如期完成任务。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风险。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越是接近完成,越不能松懈松劲;污染防治,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一刻也不能松懈;防范风险,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邹薇说,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必须保持工作力度,持之以恒。
要严格按照标准,攻克脱贫攻坚中的“最后堡垒”。同时,要巩固扶贫成果,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邹薇认为,要在三方面持续深入做好工作。
一是注重多维贫困,在解决“两不愁”的基础上,关注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包括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有保障和可持续。二是巩固成果、预防新的贫困。绝对贫困户具有“贫困脆弱性”特点,需帮助他们具备脱贫能力,预防返贫。三是把脱贫工作与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面貌改变、农村环境维护等作为一盘棋整体推进,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关键要让贫困户具备能力,不再返贫,不再需要‘拐棍’,能够越过越好。”邹薇说。
在邹薇看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体现了中央精神、国家战略和湖北使命。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中,长江在湖北境内最长,流域广,湖北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使命特殊。“我省非常重视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也到了爬坡过坎阶段,下一步可在‘加减乘除’4个方面下功夫。”邹薇建议。
加,就是尽可能增加高质量的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更多有利于环保并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减,就是要进一步减少长江沿线导致水体、土壤等污染的企业和工程;乘,就是发挥乘数原理,以创新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业态,尤其是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除,就是预先排除环境隐患,未雨绸缪,而不是污染了再去治理,包括水、气、土等各方面。
【关键词】强大市场建设
扩大有效供给 推动消费升级
【会议精神摘要】
坚定不移推动强大市场建设。充分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强大市场建设,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有效投资的“定海神针”作用。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做好经济运行的调度的调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受访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石军伟
“建立强大市场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石军伟说,我省从投资、消费、政策调度、乡村振兴等4个方面着手,扩大有效供给、推动消费升级,从而推动强大市场建设。
首先,扩大投资并不是盲目投资,而是补短板、扩需求的投资。加大基础设施、旧城改造等领域的投资,有利于增加就业、提升收入、降低生活成本,从而进一步增强购买力,是提升消费水平的重要一招;加快5G等高端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培育高端产业,满足市民高品质需求,是消费升级的关键一招。
“传统排量式的消费模式正在向个性化、精品化消费转变。”石军伟说,这种新变化决定了产业和消费必须“双升级”,必须培育更多适合年轻人消费的新业态模式。对于政府而言,要加快破除消费障碍,例如加速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城乡运输的“最后一公里”,让县乡群众花同样多的钱,能够买到和大城市同等质量的产品。县乡市场消费升级,能进一步壮大消费。
消费要升级,供给保障是关键。石军伟认为,做好经济运行的调度和调控以及推进乡村振兴,能更好保障有效供给、基础供给,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在他看来,政府强化政策统筹协调,有利于营造更好、更公平的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动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促进消费升级。同时,政府通过加强运行调度,减少粗放式投资,让更多资本投在满足百姓需求、有利于产业升级和提升地方竞争力的项目上,确保精准有效供给。
“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强大市场提供了坚强保证。”他说,稳住了“米袋子”“菜篮子”、生猪等基础日用品,就稳住了市场,稳住了人们的钱袋,人们可以把更多的钱花在其他方面。湖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品稳定在500亿斤以上,为湖北乃至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改革开放
打造“制度开放”内陆新高地
【会议精神摘要】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改革的着力点转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推动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受访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钱学锋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恰逢其时、意义重大。”钱学锋认为,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既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又切合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改革着力点清晰、明确、务实,开放的格局更大、更高、更深。
钱学锋表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等系列基础性关键性改革,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建共治共享方面的制度优越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放得充分、管得精准、服务得到位,最终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进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带动产业发展动能,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钱学锋看来,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湖北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必须积极扩大利用外资、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可以把湖北自贸试验区作为突破口和试验田,加快与国际规则耦合对接,形成向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利用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世界500强”对话湖北、长江——伏尔加“两河”流域合作、湖北——日本关西地区合作等地方特色平台,吸引外资、人才等各种优质要素向湖北集聚。同时,湖北要按照国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继续缩减负面清单、着力保护知识产权、持续提升通关效率、大力鼓励体制创新、加快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使湖北在制度开放上,也能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关键词】实体经济
筑牢高质量发展“关键根基”
【会议精神摘要】
坚定不移把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创新发展强大引擎。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受访专家: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叶学平说,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他指出,湖北实体经济大而不强,表示在竞争力不够强,效率、质量不够优,亟须通过创新驱动做强做优。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爆发,制造业版图正在重塑,加快创新步伐,加紧对高端领域布局,不仅事关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更关系到未来发展的话语权。“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先机,抓不住就会被淘汰出局。”
“软硬结合,打造创新发展强大引擎。”叶学平建议,软的方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创新人才服务、科研经费管理、分配激励等政策措施,发挥院士专家的领军作用,优化创新生态;多渠道推动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硬的方面,要搭建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好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三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实体经济的科技含量、核心竞争力。
叶学平说,湖北已建立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产业体系,但总体上产业基础能力不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元器件等“受制于人”的问题还较为普遍,迫切需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他建议,紧盯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弱项和缺项,加快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紧扣重点传统产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大制造业领域“振芯铸魂”等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焕发新动能。
【关键词】区域经济布局
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
【会议精神摘要】
坚定不移落实区域经济布局。分区域、分层次推进“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实施,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增长动力源。联动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在伍新木教授看来,当前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不再是跨国公司、特大城市间的竞争,而是城市群尤其是大湾区之间的竞争,如美国五大湖大湾区、日本东京湾大湾区、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这要求我们,从顶层设计上高度重视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要提升湖北的竞争力,首先要打造武汉城市圈的升级版。”伍新木说,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1+8城市圈处于核心地位,有望成为继粤港澳、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第三增长极。作为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武汉,拥有国家存储器基地等四大“国”字号产业基地,加上武汉原有的科教、人才、交通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跻身新一线城市大有希望,其在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核心、龙头地位将更加凸显。
伍新木说,十几年前搞武汉城市圈建设时,一些城市担心武汉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大于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性不高。“现在大不一样了。鄂州、孝感、仙桃等周边城市都争着向武汉靠拢。”伍新木说,综合实力大提升的武汉,对周边辐射力大为增强,产业梯次转移态势日益明显,如武汉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水平研发基地,主攻“芯屏端网”等高新科技产业,而成果转化、生产、产业配套等基地大量转至周边城市。
伍新木认为,发挥研发、人才、资本等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增长动力源,武汉当仁不让;周边城市应主动抢抓机遇,做好与武汉在交通、产业等方面的对接,强化与武汉的深度融合互动、分工协作,真正实现武汉城市圈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同时要发展壮大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将其分别打造成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的重要支撑区,让“一芯两带三区”不断结出累累硕果,共推湖北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群众身边事 事事要关心
【会议精神摘要】
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小事入手,解决好社会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兜住生活底线。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效调控和管理房地产市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受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吴畏
吴畏认为,5个方面的民生重点工作抓住了湖北的社会民生问题的关键,突出了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的重点,关系到我省社会全面进步的大局。
保障困难人群基本生活底线事关社会稳定。对困难人群的保障标准应随着物价变化相应调整,才能切实兜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价格临时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有助于化解物价波动对困难人群的影响。”吴畏说,我省计划加快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确保2020年底前全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收统支,也将有助于养老保险的均等化和稳定化,同样能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将稳就业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吴畏认为这对于我省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是必须的。“要处理好就业总量、结构和质量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同时,除了政府力量,还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大对一些就业人群的职业培训,使之更适应市场需求。”
大量人口就业后,需要相应的公共服务和生活空间。我省提出促进城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扩大租赁住房供给以及改造老旧小区等任务,根本目的是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使群众更好的安居乐业。
在社会治理方面,吴畏建议推广我省“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青和居红色引擎”等基层治理经验。在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组织、制度、手段等大有可为,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开创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转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