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两张名片”新魅力
  混凝土、拉丝板、大理石,紧张铺装着。去年12月29日,随城神农公园北外环游览路建设,做最后冲刺。郭自汉、聂绪宗等8位工人干得热火朝天。
    2007年,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都两张名片,启动投资近5亿元,在“文化随州”建设中,迈出坚定的步伐,展现新的魅力。
  高标准的规划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和编钟古乐之都,这是随州独特地域文化的精髓和根基,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市委在市二次党代会上提出 “举全市之力擦亮两张城市‘名片’”,将“两张名片”提升为湖北省第一文化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跻身国家华夏文化纽带工程项目行列 “名片”。
    从规划到建设,擦亮“两张名片”有关工程都体现了高标准、快节奏。
    2007年3月,我市委托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为炎帝神农故里景区编制规划。2007年10月24日规划通过综合评审。评审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钟训正院士等,对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
    高标准规划的炎帝神农景区,面积2659.5亩,分三期建设,投资2.5亿元,预计2010年游客量达到3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6000万元以上。景区分为寻根谒祖朝圣区、烈山自然景观区等“五区”,建设圣火广场、炎帝神农大殿、功德殿等“十大核心景点”。
    去年12月8日,炎帝神农故里新景区建设开工。省、市领导为炎帝神农大殿奠基。
    去年12月14日,省委书记罗清泉在随调研时说:随州市提出的建设 “四个随州”、擦亮“两张名片”的发展思路,符
  合科学发展观,符合随州实际,很有特色。
  人性化的建设
    神农公园的规划建设乃至搬迁还建工程,随州博物馆的设计和建设,随州文化经典的保护,处处都体现着文化风骨和人性化理念,随州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品位与娱乐风格完美统一。
    2007年10月,投资5000万元的神农公园一期工程竣工,投资4000多万元的随州博物馆主体工程同时竣工。博物馆采用楚国建筑亭台轩榭配合有致的园林式风格,外形体现“楚城”和“编钟”特色,开馆之后将集中陈列我市现存的30.6万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6件、二级文物68件、三级文物95件。
    神农公园搬迁户,集中还建在居佳花园。拆迁户邹宗华、张桂芬说:“非常感谢政府,没想到我们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居佳花园里,冬日暖照,绿树环抱,花团锦簇,居民胡自英、梁正气,在阳台上晒着阳光。他们说:住上这样的房子,以前是梦想,如今变成了现实。
  文化的传播
    “《曾侯乙》回随州啦……”去年11月21日,八艺节吉祥物楚楚、大型京剧《曾侯乙》回随州,市民奔走相告。
    以编钟、楚楚为代表的有关随州历史文化的元素,在八艺节上闪耀光彩。我市主动融入八艺节,曾都区擂鼓墩社区群众联名写信请“楚楚”和《曾侯乙》回随州。去年11月16日,我市在武昌八艺节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引起中央和省级50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体现了随州文化的魅力和“两张名片”的强大吸引力。
    《曾侯乙》在随州神农大剧院上演。市委书记马清明说,八艺节的节徽是编钟的造型,八艺节的吉祥物是以随州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鹿鹤为原型创作的;八艺节拳头剧目,是以曾侯乙和编钟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大型京剧《曾侯乙》,这些是值得每个随州人骄傲的。
    连接“两张名片”的随州绕城公路2008年底建成通车后,两张名片将与武汉、十堰文化风景连成一线。
  本报记者许享红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两张名片”新魅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