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市双利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麦稻联合收割机先后获得国家两项技术专利。今年又被列入国家农机产品目录。图为工人们正在对产品坯样进行技术加工。
(本报记者 陈德友摄)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通讯员徐厚新报道:去冬以来,我市小麦、油菜、蔬菜等越冬作物冻害发生较重,春季田间管理刻不容缓。针对今年冻害较为严重的实际情况,农技人员提请广大农民朋友,当前尤其要注重清沟排渍、科学追肥、防控病虫等技术环节,及时补种改种高效经济作物。
首先应及时清沟排渍。今年雨雪多,田间持水量大,清沟降渍是夺取小麦、油菜丰收的首要环节。开春后应及时疏通沟系,特别是油菜田和稻茬麦田,必须清理好田间“三沟”,促进排水降湿,减轻渍涝危害。化冻后对油菜田应及时培土壅根,促进根系健壮生长。
其次要进行科学追肥。小麦生产上,对主茎和部分大分蘖冻死的,应早补追肥料。春节后随气温上升,根据不同麦田前期施肥情况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促进新生小分蘖早生快长,以确保小麦分蘖生长有足够的养分,增强小麦抵御春季低温的能力。对于小麦叶尖及叶片受冻害的,于返青至起身期酌情每亩补施尿素5公斤左右,促使受冻小麦叶片恢复生机,转入正常生长。突出普施拔节肥,具体要求是2月底至3月初,待叶色褪淡时普遍追施一次拔节肥,用量视前期施肥情况而定,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促进分蘖成穗,增加每穗结实粒数,确保后期不脱肥。对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提倡重施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在油菜生产上,对晚弱苗等三类苗及遭受冻害的田块早追蕾薹肥,在油菜薹高10厘米左右时每亩条施或穴施尿素8-10公斤。同时开展叶面喷硼,在抽薹开花前普遍喷施1-2次0.2%硼砂溶液,防止花而不实。
第三是要搞好病虫草害防治。病虫草
害是实现丰产丰收目标的重要
制约因素。切实把病虫草害造
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必须
立足早字,做到早预测,早部
署,早动手。当前田间湿度过
大,要突出抓好小麦纹枯病、赤
霉病、油菜菌核病和小麦吸浆
虫、蚜虫等病虫害防控,适时开
展春季化学除草,搞好后期喷
药防治。
同时,还须根据雪后损失
情况,尽早补种改种适宜的其
它替代作物。对经济作物,要根
据灾情做好分类指导,做到宜
救则救,宜补则补,宜改则改。
对蔬菜受冻较轻的,采取补救
措施,施肥保暖,清沟降湿,摘
除受冻茎叶。对毁灭性大棚蔬
菜及时改种黄瓜、豇豆、苦瓜,
选用早熟抗病品种。黄瓜可选
用七星节、瓜瓜棒等品种;豇豆
选用早春王、帮达系列品种;苦
瓜选用蓝山苦瓜;同时采取营
养钵或营养块育苗,既省工、省
力、省种,又可防治病虫,提高
成苗率。对马铃薯搞好查种补
种,对损苗15%以上的田块搞好套种早玉米和早春蔬菜,对菜豌豆损苗70%以上的田块,早翻耕坑田,早施肥,抢种早西瓜、甜玉米和春萝卜、春白菜等高效经济作物,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