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手笔打造“中国专汽之都”
在“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湖北随州”命名揭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
阳春三月,我们相聚北京,举行“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命名揭牌仪式。这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湖北省、更是随州市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件盛事。 随州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全市总人口258万,国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古老的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作为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我们建立地级市不到8年时间,年轻的随州充满活力,生机无限。 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凸现了随州发展的优势。京广线、西宁线、汉丹线三条铁路,京珠高速、汉十高速、随岳高速三条高速公路,107、316、312三条国道,在随州纵横交错,穿境而过。从随州东到上海,西到成都,北到北京,南到广州,都在1000公里的半径之内;从武汉天河机场到随州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随州山川秀美,生态环境堪称一流。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3%,其中南部地区高达70%。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华山、全国十大水库之一的徐家河等一批风景名胜享誉华中地区。 随州经济加快发展,产业特色鲜明。尤其是专用汽车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全市拥有172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销售企业,其中拥有国家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就有16家之多,可生产62个类别300多个品种的专用汽车,产品销往全国和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专用汽车排行榜上,随州拥有“三个之最”: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富集;“五项第一”:即罐式车、环卫车、平头车身、钢质车轮和汽车铸造件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随州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罐式车生产基地。 “十一五”时期是随州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促进中部崛起、沿海产业转移和武汉“两型”实验区启动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的建设,奋力走在全省同类城市的前列。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授予随州,为我们加快发展送来了强劲的东风,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这块“金字招牌”的价值和分量:它是一个昭示,昭示了中国汽车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它是一个希望,希望随州引领中国专用汽车发展的潮流;它更是一个鞭策,鞭策我们奋发进取,把民族专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随州人民决不辜负这份重托。我们一定要把“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旗帜高高举起,万众一心,乘势而上,让随州专用汽车更好更快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要抓规划。高起点地编制全市汽车产业规划,制订“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行动方案,从规划入手,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二要建园区。大手笔搭建大平台,依托现有基础,沿316国道建设20公里的专用汽车走廊,推进项目扎堆,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裂变发展。 三要强龙头。大力实施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本土企业攀高结贵,引进大品牌,靠上大集团,打造一批大龙头,为建设“专汽之都”提供强大支撑。 四要上水平。瞄准国际竞争水平线,把握未来发展新趋势,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全市专用汽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目前,东风汽车公司把发展专用汽车的重点放到随州,三江航天集团出资1.5亿元控股随州双龙公司,香港财富集团投资5亿元打造财富楚风汽车产业园,美国高士集团投资9亿元建设现代化国际汽配城,广东富华集团联手随州全力公司建设全国最大的汽车铸造件基地。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已经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春天。我们的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随州建成中国最大、亚洲第一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市委书记马清明 (三月二日·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