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把“开门的钥匙”给学生
——曾都区实验小学探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新途径
作者:张顺

  近日,曾都区实验小学收到喜讯:该校6名学生在第六届“楚天杯”湖北省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其他学校的同行禁不住啧啧称羡,实小的老师们却淡淡一笑:我们早把“开门的钥匙”给了学生。
  打开知识之窗
    “牵手好书,亲近美文,陶冶情操” “让学习成为终生的需要,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乐无穷”一走进曾都区实验小学校园,这些醒目的标语伴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便扑面而来,使人感到浓浓的书香气息。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并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曾都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光顺介绍说,要达到这一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单靠语文教材的阅读学习是不够的,因此,学校将《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作为科研课题,进行实验探讨,开展了“快乐读书,创书香校园”的一系列读书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知识之窗。
    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使该校的读书活动更加丰富多采。该校建立师生读书记录卡,和班级读书活动的评价制度。老师读了一本好书,会推荐给学生,学生读了一本好书,也会推荐给老师,师生共读,事实上成了一场师生之间的读书竞赛。同时,学校倡导学生在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读书,使读书活动向家庭延伸,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广泛、更浓厚的读书氛围。在此基础上,诗文朗诵会、童谣诵、讲成语故事等活动,成为读书活动的一个个小高潮。
  贯通源头活水
    该校的学生不仅读一本本凝固成文字的书,还走出校门,通过多种多样的校外活动,去读社会、生活这本流动的书。
    “父母的一天”、“今天我当家”、“我为父母找陋习”的活动,使学生们了解到父母的辛劳,感受到持家的不易,体会到当家做主的责任,也观察并指出父母不够文明的习惯,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今天我打工”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卖报、到餐馆当服务生,体验劳动的价值,养成爱劳动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在“今天学创业,明天成栋梁”的活动中,学生们请成功的企业家讲艰苦创业的故事,将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在“我与作家面对面”的活动中,学生们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缨频频发问,探讨读书、写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在“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的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们对白云湖的污染、垃圾的分类、人与植物等方面的现象进行调查、实验,写出了一篇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交给开门钥匙
    读书和课外活动,给该校的学生们以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泉”,同时,老师们因势利导,使学生们在读书、观察、体验之后,自自然然地转化为说和写的能力,从而“快乐读书”逐渐成了“快乐说话”和“快乐作文”。
    该校副校长黎晓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个低年级学生,在动物园看了大象之后写了一篇作文,在描写了大象的外貌和动作时候,特别写了大象用鼻子往身上涂泥巴以防止蚊虫叮咬。她问学生怎么知道大象往身上涂泥巴的原因,学生骄傲地说: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呀!
    而另一个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有了家里的钥匙,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很快写下了《我有家门钥匙啦》的作文:上小学二年级了,我费了好多口舌妈妈才给我配了一把家门钥匙。我把它用绳子拴起来挂在脖子上,感到神气极了,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天一放学我就飞快地跑回家,取下钥匙,踮起脚后跟儿小心翼翼把钥匙插进去,“喀嚓”一声,门打开了,我高兴极了……
    黎晓云对这个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评点表扬,又收录进班级作文集《雏鹰》,一下子把这个学生的“兴趣之门”打开了,他学习越来越有劲头,使家长喜出望外。
    如今,该校学生的班级作文集成了学生和家长们珍贵的收藏品。云常玲老师说,家长们珍视孩子们的作文,老师们更是在辅导和编辑上不断创新,有学生写,老师评,也有师生你一段我一段合写的。同读书同写作,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本报记者 张顺 通讯员 晓云 常玲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把“开门的钥匙”给学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