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展现2008年发展图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上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处处紧扣国计民生,全面提出2008年的大政方针,清晰体现出政府的施政特点。
    展望未来,催人奋进。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政策,描绘了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图景。
  在“好”字上做大文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最近几年,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增速不一,内需不振。粗放式的工业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第三产业比例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全国人大代表赵鹏说,中国经济的真正后劲在于拉动内需,启动消费,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全面启动和组织实施大型飞机等国家重点专项、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等科技关键技术均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财政货币“一稳一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防过热、防通胀。
    “这意味着宏观调控的基调并没有变,‘一稳一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将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说。
    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提出今年要施行稳健的财政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不过,鉴于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国内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一些学者对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向较为关注。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表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压力大等依然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这决定了‘两防’的调控目标方向不会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会变。”杨子强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提出“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这意味着调控将审时度势,相机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物价涨幅控制目标:4.8%左右
    物价问题,举国关注。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08年物价涨幅控制目标设在4.8%左右。
    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
    “在2007年物价上涨4.8%的基础上,受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以及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物价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这是今年物价调控目标设置创新高的根本原因。”全国人大代表杨子强说。
    “一般来说,物价在4%以下为温和可容忍的通胀。现在定为4.8%左右,意味着今年物价形势比较严峻,也表明政府对此做了充分估计。”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4.8%左右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处于温和到不温和的转变区间,还没有恶化。”
  经济增长目标定为
  8%
  左右
    在我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的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为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为8%左右。
    2003年和2004年,我国经济增速均在10%及以上。从2005年起,政府把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从前两年的7%调高到8%,但每年实际增长率仍大大超过预期,分别达10.4%、10.7%和11.4%,其中2007年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GDP的实际增速连续5年超过预期目标,经济虽然仍处于平稳较快发展区间,但需要防止由偏快转向过热。国家今年继续确定8%左右的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意在提示注意防范风险。”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毛伟明这样认为。
    “衡量经济发展,不仅要看速度,更要重效益;不仅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8%左右的目标是一个导向性的目标,是希望引导各方把精力放到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和加快社会建设上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韦苇委员说。
  节能减排成“硬杠杠”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十项措施,以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情,更是实现经济‘好’字优先的必然要求。”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说:“报告中提出的十项措施针对性很强,节能减排工作必将得到新推进。”
    按照部署,政府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的进一步强化,将会成为检验各级地方干部执政水平的一条“硬杠杠”。
  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宏观调控目标之一。
    从国内来看,经济中依然存在流动性过剩、顺差过大等问题;而从全球来看,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
    全国人大代表赵鹏表示,我国国际收支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加复杂,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在扩大开放中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重点推动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在内,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了推进国企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等一系列措施,这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对外改革开放水平。
  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采取九大措施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
    温家宝强调,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生产。二要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三要加快健全储备体系。四要把握好政府调价的时机和力度。五要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六要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七要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八要遏制生产资料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九要坚持实行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支农资金创历史新高
    加强“三农”工作又有新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去年增加1307亿元,无论总额还是增幅,都将创历史新高。根据安排,国家今年将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规模和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从今年起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政府工作报告展现2008年发展图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