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抢修一线的铿锵玫瑰
——记曾都区供电公司女子巡线队
作者:徐军国

  阅读提示
  在随州电力抢修一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她们就是曾都区供电公司女子操巡队。寒来暑往,带着热忱,带着柔情,她们走进一个又一个的抢修现场,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电力抢修女工的别样风采。
  女子“110”
    2005年6月28日,曾都供电公司建立了无人值班运行模式,由公司女员工组成的女子巡线队也宣告成立。在这些女员工中,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4岁,她们担负曾都区供电公司所辖22个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长年累月往返在22所变电站之间,不管是紧急检修还是线路故障,她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工作起来从不含糊。为确保35千伏电网的安全运行,避免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三年来巡线队作为变电运行的管理者默默无闻地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无私地奉献着。
    据巡线队队长曹晓敏介绍,一个“倒闸操作”并不是简单的停电就可以了,巡线队队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填写变电站倒闸操作票,单一倒闸操作票有十几项,稍复杂点的有一、二百项,操作中所填写倒闸操作票必须带入操作现场,操作完成后,工作班方能工作。“因为是进行现场倒闸操作,安全生产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曹晓敏严肃地说:“电力生产始终要把握安全第一的原则”。几年来,女子巡线队着眼严、细、实,把好安全操作“六关”和设备巡视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抑制了各类生产事故的发生,构筑一道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截至3月8日,女子巡线队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983天。
  工作连轴转
    工作性质决定了队员们的工作是超负荷的。她们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和黑夜;尤其是在刮风下雨、雷电交加的夜晚,她们随时都要待命。
    巡线队组建之初有13个人,因为工作太辛苦和其他原因,一些队员相继离开,现在留下来的只有8个人了。
    说句心里话,女人干这活真是亏了她们能吃苦啊,她们都是最棒的!”曹晓敏自豪地说。的确,由于人手有限,她们很多事情要做,有时一个人当几个人用,双休也被挤占了,有两个队员一年总共才休息了6天。
    每次巡查,她们都不知道中饭在哪里吃,也不知道晚餐什么时候才能吃上嘴。所以,每次出门,她们都会带上方便面和水。饿了,吃一点干粮;渴了,喝一口凉水。
    “辛苦倒没什么,感觉最对不起的是我的儿子。”说这话的黄先玲今年36岁,儿子今年8岁了。前年冬天,队里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由于没时间照顾孩子,她就把儿子放在父母那里,由父母负责孩子的读书。整个冬天,孩子没有见到妈妈。
    黄先玲的儿子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每到放学的时候,总能看到别的同学的妈妈接他们回家,而我的妈妈却从来不接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能看妈妈一眼。”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儿子总算见到了妈妈,而儿子的一句“妈妈,你老了”让黄先玲感慨不已。是呀,每日巡查过后,还要记录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运行日志,有时是通宵达旦。劳累是女人衰老的催化剂,何况是连轴转的工作压力啊。
    “大年三十停电,是要遭人骂的!农民一年忙到头,盼的就是过个平安吉祥年。”每年春节,是巡线队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今年2月6日(农历腊月三十)下午6时51分,曾都区淅河变电站值班员周艳向调度报告,10KV大堰坡63线路开关过流动作开关跳闸。
    调度接到通知后,于19时4分下令淅河变电站试送10KV大堰坡63线,但结果是发出A相接地信号,试送不成功,遂下令值班员断开开关。巡线队队员黄琴、刘娜接到指令后,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迅速赶往20里外的淅河镇。待她们把安全措施做完后,线路人员才能进行抢修。
    这时黄琴的电话响起,电话是父亲打来的,父亲说菜都端桌子上了,全家就等她一个人,大家都急盼着她回家团圆过年。黄琴含泪说:“爸,还有千家万户没有送去电,我不能回去了,请您原谅,我在电话里祝您身体健康、春节快乐……”黄琴的父亲不知道此时该跟女儿说什么。3年了,女儿已经3年没有与家人吃团年饭了。他知道女儿是为了全区的光明,甘愿舍小家为大家。
    挂断电话后,黄琴和刘娜又投入到工作中去。经过巡查线路,线路故障很快找到了,原来在大永支线上发现A相悬式瓷瓶与球头挂环连接处有一死鹰悬搁。原因找到了,故障很快就排除了。等她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时,已经是大年初一凌晨了,这就是她们的除夕之夜。
  两难的选择
    在女子巡线队中,8名队员的平
    均年龄只有32岁,还有几名队员刚刚
    结婚。2007年3月31日,对于队员李
    绪君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那天,
    她小产了。
    在李绪君的日志上,从2007年2
    月24日至3月30日的一个多月时间
    里,她每天的工作量都安排得满满的。
    怀有身孕的李绪君心里清楚,在这个
    时候不能太累。她本想跟队长说清原
    因请假休息,但话到嘴边又咽下了。她
    知道,自己请假,就无形中增加了队友
    们的负担。就这样,她一直坚持着把操作做完。3月31日,在返回随州后到医院一检查,她所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此时的她脑海里一片空白。
    不曾想,在家休息还不到一周的李绪君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李绪君说: “在这个正需用人的时候,不能因为我的缺岗而影响工作进度啊。自古忠义难两全,我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要小孩的。”
    李绪君流产的消息惊动了整个巡线队,特别是作为队长的曹晓敏深感内疚。此后,队里决定对怀孕的女队员给予特别的照顾。
    作为女人,她们平时很少有机会穿上时尚的外套,因为她们要时刻准备着到现场;作为女工,她们有一双粗糙有力的手,因为她们肩上担负着点亮万家灯火的重任。
    她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她们额上挂满晶莹的汗珠,在灯火的映照下分外美丽,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电力之花。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胡艳萍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抢修一线的铿锵玫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焦点特写】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