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急剧升高,冠心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越来越突出,故冠心病的治疗成为心血管科医生和患者尤为关心的问题。总的来说,冠心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三大类,其中药物治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保守方法)是基础,无论你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都必须进行。但药物治疗只能是缓解症状,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的发展速度,不能解决冠状动脉内已经形成的狭窄或阻塞情况。介入治疗是近二十余年来发展迅速、疗效显著、创伤小、疗程短的一种治疗方法,日益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应用指引导管和导引钢丝将冠状动脉扩张球囊送到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处,对狭窄病变进行扩张,并释放支架,使狭窄远端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液供应。成功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手术可以使80%-100%的血管狭窄完全消除,达到零残余狭窄,从而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只需要在手术时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患者在没有任何特殊痛苦感觉的情况下清醒地接受手术,并可以在导管床上与医生进行随意的交谈。手术后只需要加压包扎穿刺点,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即时就可下床,而对于股动脉途径的患者,则需平卧24小时后下地活动。如无并发症,手术后3天即可以康复出院。 冠心病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应该由医师安排做 好术前检查,应用抗血小板 等相关药物,并做好术前的 备皮、过敏试验、心电图及标 记双侧足背动脉的准备工 作。患者的术前准备很简单, 主要是注意放松自己而不过 于紧张,必要时可以在睡前服用安定,术前排空膀胱。 介入治疗术后穿刺局部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拔除鞘管的时间,压迫止血20-40分钟,局部应用沙袋压迫6-12小时,加压包扎24小时。全身使用抗生素3-5天,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应注意平卧24小时,保持穿刺的下肢不活动,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同时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患者如感觉穿刺局部有温热的液体流动,应及时通知医生检查是否有局部出血,但千万不要自己起身抬头去看,以免加重出血。术后患者应安静休息,不要过于紧张,否则紧张和焦虑使血压升高,不利于止血。 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情况看,虽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一次性的费用较高,但是成功的介入治疗比单纯的内科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发生冠心病危险事件的风险,减少常规用药,减少住院次数,因而净效益会大于内科药物治疗。随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 蒋守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