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眼中的随州“大部门制”
(上接第一版) 八年坚持走出“随州模式” 《湖北日报》2月16日报道:这些年,其他一些地方也曾进行过“大部门制”改革,但大多逃不脱人走政息的命运,走进瘦身再膨胀的怪圈。随州模式的价值就在于它顶住压力,坚持了8年。8年间,内外压力是空前的。驱使历届随州市委、市政府在编制问题上决不妥协,固然有财政方面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减少扯皮,政令通畅,权责明晰、行政效率提升,以及执政成本的降低。 荆楚网3月3日报道:随州“大部门制”步履艰难地走来。现在,终于走出“孤岛”困境。其不懈探索的宝贵经验,具有样本性示范意义。 “大部门制”改革任重道远 荆楚网3月3日报道:当然,随州的“大部门制”远未称得上成熟和彻底。虽然合并了很多部门,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有相关机构设置,都可以在这种“大部门制”里找到相应位置,只不过是没有单设,规格降低而已。从此意义上讲,随州“大部门制”改革任重道远。 《楚天都市报》3月3日报道:记者采访的10多位随州政府人士,几乎都对“大部门制”给予了美好的期望。不少人士甚至认为,随州“大部门制”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再整合,让政府更加精干。随州市委书记马清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搞大部门体制,中央、省里理顺了,地市、县里就自然而然地顺了,我对此充满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