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漂水河受到污染威胁以后
——曾都区殷店镇“3·5”事故排险纪实
  3月5日,曾都区殷店镇发生一起运输化工品的过境槽车翻车事故,车上装载的部分化工品泄漏到漂水河上游的忤水河。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危害沿河群众身体健康,市委、市政府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和曾都区相关单位,迅速开展了一场全方位协同、多手段并用的除污安民大会战,经过9天连续奋战,成功解除污染警报,有效保证了受污染地区人畜饮水安全和社会稳定。参加“3.5”事故处置的各级各有关单位和参战人员,用全力以赴投入应急排险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亲民、安民、护民的雄浑赞歌。
  横祸飞来在凌晨
    3月5日凌晨2时35分,桐柏山麓的殷店镇还沉寂在宁静的春夜中,从镇区以北两公里处的马家塔桥头,突然传来了汽车侧翻刺耳的响声。一辆安徽省滁州市运输公司载重45吨的挂槽车,运送南京扬子石化巴斯夫公司生产的二甘醇到襄樊市,由于司机疲劳驾驶,加之车速过快,撞断马家塔桥面上的栏杆后,侧翻在距忤水河岸19.2米的公路边,车内抛下一人压在车下生命垂危,车上运载的二甘醇易燃有害化工品不断泄漏。
    附近被惊醒的村民飞快赶到侧翻的车旁,为防止二甘醇流入河道,村民们就地取材,用河滩上的泥沙迅速垒起一道沙埂,堵拦二甘醇流入河道。但由于二甘醇是易燃化学品,接警后赶来施救的交警为了防止在吊起侧翻车辆时产生火花引起燃烧,请调来的一辆消防车在起吊事故车辆时对车辆进行洒水降温,致使泄漏的15吨二甘醇部分浸过沙埂流入桥下的忤水河。
    忤水河是漂水的源头支流,在事发地2公里处汇入漂水后,向东南方蜿蜒而下,相继穿过殷店、高城、万店,流经79.2公里在淅河镇汇入府河。漂水两岸,村落密布,人口稠密,且河水流经高城镇自来水厂取水口,一旦水体发生严重污染,将对两岸群众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接到事故报告后,市政府立即上报省政府,引起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李鸿忠、副省长赵斌迅速作出重要批示,并派出由省环保局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工作组当晚赶赴随州,国家环保总局接到报告后也派出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赶到随州指导事故处置。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领导的指示,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3.5”事故处置工作。市委书记马清明及时赶到现场,实地核查事故情况,安排部署除污排险,要求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精心组织,务必实现保饮水安全、保社会稳定的“双保”目标。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市长李红云得知事故后,当即打电话询问情况,并就事故处置提出明确意见。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市、区政府有关领导深入处置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一系列防污除污的配套措施紧锣密鼓地相继实施。
  倾心竭力保民安
    二甘醇是易燃、低毒有害化工品,虽然不在国家确定的危险化学品目录之列,但过量食入后会给人体器官造成损害。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市委、市政府在组织开展“3.5”事故处置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群众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把措施用足,把投入用够,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危害。
    处置事关群众安危的事故,是一场生命与时间PK的竞赛,多争取那怕是一秒钟的时间,就会为事故处置赢得转瞬即逝的重大转机。为了尽快提出事故处置的有效对策和具体方案,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彭明方随省环保局工作组连夜核查事故现场后,随即召集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通宵达旦地研究事故处置具体措施,在省环保局工作组提出的五条意见的基础上,对事故处置及时作出了具体布置,并成立了市、区事故处置指挥部具体组织实施,使事故处置工作得以迅速启动。
    组织开展多方面力量参与的事故处置行动,关键在于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为了确保各参战单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彭明方明确提出:“群众安危高于一切,没有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一切工作都没有任何意义。在群众安危面前,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计较得失;在处置‘3.5’事故过程中,所有相关单位都要不惜投入、不惜代价,一切要为确保群众安全让路。”参入事故处置的各单位严格做到令行禁止,一切服从统一调度,保证了上述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3月7日,曾都区召开由漂水河沿岸乡镇和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责令沿河各乡镇迅速成立专班,进村入户,挨户宣传,深入做好居民饮水安全防范工作。为了加快污染处置进度,市政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湖北省环保局专家意见,决定在受污染河段筑堤疏浚,曾都区政府当即确定从区长预备金中拨出专款投入筑坝,并迅速组织工程机械和近百名劳力,相继筑起3座围堰堤坝和1座活性碳过滤坝。区长杨增能毫不含糊地说:“保障群众安全的投入是最有必要、最有价值的投入,这样的投入我们义不容辞。”
    高城镇自来水厂取水于漂水河,事故发生当天因检修停产,未从漂水河取水。事故发生后,为保障供水安全,市、区事故处置指挥部立即通知高城镇自来水厂停止取水供水。停产期间,高城镇全面启用、全面开放备用水源,组织干部挨家挨户为缺水断水居民调节水源。市环保局、市疾控中心加大取水口水质监测频率,由于停水期间均监测无污染,高城镇自来水厂要求恢复取水供水,但在上游污染尚未彻底排除,且污染峰值不明的情况下,为确保万无一失,事故处置指挥部决定暂时克服困难,继续监测,继续排污,继续组织干部找水调水。曾都区在一线具体负责事故处置的副区长黄继军由衷地说:“我们宁愿给自己的工作增加百倍的负担,也决不能给群众的安全留下丝毫的隐患。”
    由于二甘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溶于水后水体几乎没有感观上的变化,受污染河段的沿岸群众见河水清彻透亮,而各级干部却调来大量机械和人力,昼夜不停地在河里折腾,大惑不解。一位住在河边的老者拦住殷店镇党委书记聂少雄,拍着胸膊说:“河水清亮清亮的,没得么问题。用了河里的水,就是有问题,我们也不怨你们干部。”聂少雄紧握住老者手说道:“保障群众安全,容不得出现闪失。否则,就是你们不怨我们,我们也不能原谅自己。”“3.5”事故处置突击战打响后,殷店镇实行干部分段包干责任制,不仅党委、政府负责人一直奋战在事故处置第一线,而且从镇机关和相关单位抽调干部上堤布岗,沿河巡防,有效防止了人畜取用受污染河水。
  共奏除险大合唱
    市公安局交警二大队是第一个赶赴“3.5”现场紧急施救的单位。负责现场施救的事故处理队长金广宇,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处置交通事故的丰富经验。正是由于他迅速出警,有效处置,不仅从压在侧翻的45吨槽车下成功救出一名受伤的押运员,而且还有效防止了易燃易爆的事故车辆在施救过程中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市疾病控制中心是第一个发现污染事故的单位,3月6日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实地调查,连夜加班检测,对污染物作出准确定性,并迅速向市卫生局作了报告。市卫生局局长裴在刚及时带领有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赶到殷店镇,安排部署污染监测和疾病监控工作。从3月6日以来,市疾控中心组织技术人员24小时不间断抽样检测,还筹措资金紧急购置部分检测设置,提高检测能力,加快检测进度,为市委、市政府掌握水体污染以及变化情况,进而有针对地采取处置措施,提供了详实依据。
    市、区环保部门加强水体污染和受污染河段生态系统跟踪监测,采集水样200多个。市环境监测站司机方力每天往返两次送样到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检测,市环保局干部陈明小孩高烧40度仍坚守工作岗位,夜以继日汇总监测动态数据,上报事故处置信息。
    市水利局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制定调水方案,积极调度水源,适时向漂水河冲水,从先觉庙水库调水注入漂水河100万方,为确保漂水河中下游水质安全加上了重要的砝码。
    市玉龙供水公司得知“3.5”事故处置需要活性碳过滤净化受污染水体后,毫不犹豫地将库存的20吨活性碳全部捐出,并按时送到指定地点。
    市区应急办公室负责人多次深入事故现场,调查核实事故情况,按照事故处置指挥部的部署,实行24小时值班,第一时间上报事故处置信息,两级应急办部署、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及时实施处置行为,促进了事故处置有条不紊地顺利进展。
    市消防支队按照市政府安排,积极预备车辆,做好送水准备,随时待命向高城镇送水。
    市区相关单位携手共奏应急排险大合唱,收到了良好的共鸣共振效应。截止目前,“3.5”事故事发地2公里以下水质均已达到正常标准,前期二甘醇残留物浓度较高的2公里以内河段,监测浓度值也呈加速下降趋势。3月14日,湖北省环保局书面通知我市,解除“3.5”事故污染警报,恢复漂水河全线正常供水。
    副省长赵斌在随州市上报的事故处置报告上欣然批示:随州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是高度负责的,事故处置措施是有效的。
    静静的漂水河,恢复了往日的清纯;清纯的漂水河,见证了随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除险安民的满腔赤诚。
    看着各级干部和参战队员渐渐远去的身影,事故发生地的群众眼中充满了由衷的感激和敬意。群众在干部心目中的份量重了,与党和政府的距离也就更近了。通讯员 黄文学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漂水河受到污染威胁以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焦点特写】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