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眼中的桃花
随州外国语学校学生作文精彩片断摘录
编者按 赏桃花,写美文。3月25日,随州外国语学校来到曾都区尚市镇桃花园观赏桃花,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开展作文综合性学习,增长语文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初中生眼中的桃花是啥样的,他们有什么独特的感受,本报特节选部分学生作文的精彩段落。听,鸟儿在枝头欢歌引路,风儿在耳边低声细语,桃树簌簌地摇动枝条,花瓣纷纷飞扬,融化在这热情的海洋中。夹杂着星许稚嫩,悬挂着几抹成熟,飞扬的青春,耀眼地绽放了。 摘自邹凌娇诗歌《早春桃源游》 桃树美丽得如同一位梳妆、却又有些羞涩的少女,显露出婀娜的身姿,楚楚动人。桃花开得正旺盛,像颗颗红宝石嵌在树上。有的似姑娘们粉红色的脸,迎着软软的春风最先开放;有的紧紧咬着鲜红的嘴唇,羞涩地打着朵儿。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花香,回头一看那成片的桃花,如胭脂一样映在绿色之中,颇有“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的情趣。清晨的日光如流水一样,静静地泻在桃山上,褐色的土地上升起丝丝水汽。阵阵微风拂过,把飘逸的青雾挂在树梢上,缠绕在枝干间,一直深入到桃林深处。如果说,无风的桃山给人以静谧的感觉,那么当微风乍起的时候,这桃山就像调皮的小姑娘一样活泼起来,她会像春姑娘一样撒出片片春意,身后荡起层层生机。 摘自敖雪散文《桃山之悟》 桃花开得太美了,而风也刮起来了,我买来一个风筝。可是风筝不是被桃树的枝条挡住了上天的去路,就是在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在天空兜了几圈后又跌了下来。就在这时,山顶上空出现了一个风筝——这激起了我的斗志,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也能!于是大家重拾信心,继续放起了那未能在天空飞翔成功的风筝。我们吸取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决定先在迎风的空旷地上把风筝放起来,然后再牵着风筝走进桃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风筝高高地飞了起来。那风筝就是理想,而那失败的经历只是我们实现理想的阶梯。 摘自王鸿皓记叙文《桃林上的风筝》 桃花,色彩明丽,惊艳脱俗。既娴静,又不失活泼;既端庄,又不失娇艳。像天真纯洁的少女,像深闺中的娟秀,像待出嫁的新娘。“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是的,这就是惟美的“黛玉葬花”。眼前的桃花,花期十分短暂,有些已经渐渐凋零了。然而,她将自己开得流光溢彩,开得风流妩媚,绚烂到了极致。她生命虽短,稍纵即逝,但一生却轰轰烈烈,饱满张扬。想到这儿,心中的一个信念似乎就已生根、发芽。 我登上最高的山丘,俯视这千亩桃花源。粉色的海洋,粉色的波涛,似乎有什么力量似的,使这片海不停的往前流动,流动,一直流进我的心底…… 摘自蒋丰蔚散文《“桃花源”记》 前方的人在油菜花丛中行走,那些金黄中明净的脸庞让我看到青春的我们心中有一种善良的力量。路上,我们在一堆木柴中发现了一根枝上还残留着近百朵桃花的树干,有些花瓣已经枯萎了,是路人摘下之后丢掉的。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柔嫩的生命,我不善种植,但心灵给了我最佳答案。就地取材,拿地上的枯干作铲子,在一棵桃树边挖了一个小土坑,将树干插在土中,固定之后,又用手将旁边的松土填平树干周围的空隙,又怕它经受不了暴风骤雨,便在周围围了一圈小石子令它更加挺直。可又担心石子太多,阻碍了根的舒展和生长,就又拿去了几块石头。马上又想到会不会太渴,便毫不犹豫地把矿泉水拿出来浇水,这才了。 摘自郭宇涵散文《感动·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