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收集民谣

  我自幼喜爱民谚,并从上小学五年级时就开始收集各种民谚,屈指算来,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
    记得那时,我的家庭非常困难,生活过得也很紧巴,每每这时,父亲总会风趣地说:“张三有钱不会数,李四无钱会数钱”,由此看来,父亲对我没有用高声大气,而是用简单明了的两句民谚宽慰了我。
    要说最有意思的还算是搜集民谚,众所周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民谚。参加工作后,我便利用八小时外的业余时间,串家门走街巷,听到有老者讲故事,我便蹲在一旁陪着笑脸听,那专心致志的劲儿犹如是个小学生,比如说年轻夫妇吵架,偶尔会听到 “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打架不记仇”这类民谚。
    平时,我无论是赶路、聊天,还是购物、看戏、看电影,若听得一名言妙句,我便会赶快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名言簿”上。记得有一次在电影院时,听到剧中人物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橘树不结果,空话不值钱”,因放映室内一片漆黑我无法提笔记下来,于是我便借助打火机微弱的灯光将其写在手掌上,回到家里我便将它记在本子上,顿时的感觉十分好。
    在我家里台历、电话本上,记录了诸如“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干死蛤蟆”等不少民谚,平时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整理,我便利用双休日或休息时间逐条分类整理成 “家教篇”、“道德篇”和“生活篇”等十多大类,如今累计记录了不下一千余条的民谚,闲暇时我拿出来一页页地阅读,从中受益匪浅。
    当然,收集民谚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灵活应用,这些年我不仅将收集的民谚用于自我修养和平衡心理,而且还将它用于撰写文章和劝解矛盾等,每次运用后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单位的郝婆婆常常叨唠不休,使我们听起来心烦意乱,但一想到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的谚语,便觉得老人叨唠是很正常的。还有撰写文章时用谚语,说服力颇强,读起来也别具一番风采,诸如我把“惯儿不孝,惯狗上灶”的谚语用在“养子女不能娇生惯养”文章中,先后被四五家新闻单位采用。
    此外,倘若用谚语规劝和调解各种矛盾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遇上朋友、邻居不和,我便用“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谚语来调解,遇上了喜爱抹牌赌博的人,我便用谚语“钓鱼的人朋友多,赌钱的人冤家多”来规劝,效果也很好。近三十年来,我结合实际运用谚语,使许多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我的生活也就乐在其中。
  ●万 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收集民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