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为才有位
记曾都区洪山镇政协委员活动小组
“有作为才能在人民群众心中有位置。”这是曾都区洪山镇政协委员活动小组成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6年来,他们向社会捐赠50多万元,全部是自掏腰包,最多者达20多万元,而这些人并不是富甲一方的大款,他们多是个体经营者、教师和普通职工。 是什么让他们十几年如一日捐资助学、扶贫帮困、仗义执言?该活动小组组长何家谱说,有为才有位,只要我们确确实实为政府分忧,为民做好事,才能得到社会的赞誉,这样的生活才有滋味,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捐资助学 在洪山镇提及解本法,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1999年就读于洪山二中的陈彩霞同学突然成了孤儿,先是母亲因病去世,紧接着在山东打工的父亲也因出海沉船而魂断异乡。陈彩霞只好退学回家。解本法从在洪山二中读书的女儿口中得知此事后,当即来到学校,拿出1000元现金交给校长,表示愿意资助该生完成学业。随后老解又把陈彩霞接到自己家中,拉着她的手说,今后我这儿就是你的家。10年来,解本法一直把陈彩霞当作女儿对待,帮她交学费,为她添新衣,假日带她走亲戚。如今的陈彩霞已是一名大学生。 耐心调解 何家谱在洪山镇敢于坚持原则、耐心调解是出了名的。 2006年8月,洪山镇投资200多万元拟在西河建一座大桥。正准备施工时却遇到了阻力,原来在河西桥址附近有一个农民种有10万棒黑木耳。双方在赔偿金额上产生了分歧,一时间僵持不下。镇政府把调解工作交给了何家谱,老何带着他的活动小组找到那位农民。老何说,修桥筑路历来是天大的好事,从眼前看你是吃了亏,但从为了方便沿河两岸更多的人民群众,我们认为个人吃点亏是值得的,老百姓是记得你的。经过三番五次的工作,这位农民终于被说服了,大桥得以顺利施工。 情暖五保 每年的春节、重阳节去洪山镇3家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是活动小组16年来风雨无阻的大事。 2006年春节,当他们得知福利院电视天线出现故障,老人们看不到电视节目时,解本法当即拿出300元现金买来设备,并请来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安装好电视天线,让老人们在除夕之夜一饱眼福。2007年的重阳节,他们还请来花鼓队、舞蹈队为五保老人演出。 他们的行动感动了许许多多热心人。工商部门的同志们来了,他们带来了个体户,义务为孤寡老人理发、缝纫;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来了,他们免费为老人问诊、看病;供电所的干部职工来了,他们带来了香油、罐头和蜜枣……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许许多多关于活动小组的故事。李大能拿出4700元为一位双腿残疾的职工买了一辆电动助力车。他们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解开了一位长期上访的农民心中的“疙瘩”。他们捐资3万余元对洪山镇一条偏僻小巷进行水泥硬化,方便了群众出行。本报记者 蔡 秀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