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里新事多
——曾都区南郊瓜园小学见闻
作者:马培春
本月上旬,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已经陆续开学了!记者信步走进曾都区南郊瓜园中心小学,看到了学生、家长、教师们在新学期里精神抖擞的新面貌,感受到了惠农政策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勃勃生机。 学生的开心事 过去,总听说学生盼望放假,而在瓜园小学,学生们却为新学期的到来开心不已。2月6日,三年级二班的李嘉琦一早就拉着爸爸往学校赶。“我有一个月没见到老师、同学了,好想他们啊!”嘉琦觉得“假期很长”,她天天盼望开学。上学期,嘉琦门门功课都考了好成绩,但她说自己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犯了错误,还要加倍努力。她将过年得的压岁钱都存了起来,准备买文具。“开学了真好,不仅可以和同学一起痛快地玩,学习上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老师。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做一名好老师。”说罢,嘉琦和小伙伴玩起了“斗牛”。 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清扫学校。“开学了,当然要先给学校‘梳妆’啦!”六年级的马宝玉一边挥动扫帚一边兴奋地说。 瓜园小学校长文敖感觉到,这学期开学,学生来得特别快,特别齐,没有拖拖拉拉的现象。 家长的舒心事 在该校操场边上,停着不少摩托车,上面载着被子、盆子等生活用品,这是家长为孩子住校准备的。和众多家长一样,家住前进村的朱生龙特别高兴。这学期,上三年级的女儿不需要交住宿费就可以在住校了。 根据相关规定,从2009年春季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部取消学生住宿费。“从中小学‘两免一补’到学杂费课本费全免,再到现在的免收住宿费,我们真切地感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我们家长肩上的担子相应地越来越轻了。”只用掏50元钱作为女儿生活费的朱生龙如是说。 瓜园小学共有学生996名,其中寄宿生就有480名。此前,每名学生每年需交住宿费90元,免除住宿费后,仅瓜园这么一所村级小学,全校寄宿生家长年可减轻4.32万元的经济负担。 教师的乐心事 瓜园小学的校门上贴着一副对联,是校长文敖构思的:“政策暖人心师生同乐,教育逢盛世全民欢欣”。文敖说,这副对联蕴含着他们对教育政策感恩的心。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这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新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文敖语重心长地对全体教职工说:“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才不辜负这大好的教育政策。” 本报记者 马培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