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梦
——与全国劳动模范、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光能面对面
作者:徐军国

  本报记者 徐军国
  获奖感言
    当我接过“全国劳动模范”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之时,我就深知这是上级对我的充分信任和肯定,同时也是赋予我更大的责任。
    光荣和梦想同在,挑战和机遇共存。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在于创造!在今后的征途上,我将不辜负各级组织的殷切期望,继续发扬“劳模”精神,与村委会成员一道,紧密团结,带领柏树湾人发展壮大绿色经济,走村民共同富裕之路,为实现柏树湾村全民小康而努力奋斗。
  人物档案
    张光能,男,45岁,现任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支部书记、主任。其合理流转土地规模化粮食生产经验得到了随县政府的肯定和表彰,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发展粮食生产,带领农民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领头羊。2007年12月被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随州市“十大杰出农民”,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种粮售粮大户”;2011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2015年4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光能(右一)荣登全国劳模榜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万亩山场,林海茫茫,绿波荡漾;千亩金银花,百亩牡丹、芍药,清香四溢,沁人心脾;道路两旁,红瓦白墙,小楼林立;文化广场,乐曲传唱,笑脸绽放……”如今,走进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农村建设画卷。
    13年来,昔日偏远落后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成为随县乃至随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全村林地覆盖面积达99%,通组公路基本形成,年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600元上升到1.5万元。
    5月6日,记者走进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与全国劳动模范、柏树湾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光能面对面,探寻他们崛起绿色发展梦背后的故事。
  “能人”搭起致富桥众望所归当支书
    记者:如今柏树湾村可以用林海茫茫来形容,而这一切与您的绿色治村理念密不可分,能谈一下您是如何与绿色结缘的?
    张光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柏树湾村还是环潭镇出名的贫困村。因付不起学费,我在高中时缀学,回到村里成为一名护林员,一边护林,一边钻研林木的移栽、扦插、嫁接等技术,很快成了村里的林业土专家。我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在房前屋后扦插白杨,栽种泡桐等速生树,并从自己的责任田里挤出1亩栽种松树、杨树等树苗,办起了柏树湾村第一家私人苗圃园。1993年,我家种植白杨树达1000余株。消息不胫而走,我成了远近闻名“植树大户”,周边乡镇村民前来参观学习。
    记者:初尝甜头的您,又是如何将生态林业发展壮大的?
    张光能:随后几年的摸索和思考,我认识到:发展生态林业,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家园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不顾父母的反对,决定承包巴山寺林场3000亩荒山。合同约定:一次性还清巴山寺四十余户村民近五年的往来帐;上交以后每年巴山寺村民的土地承包款;负责11位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这一举动,当时在许多人看来:我太傻了。他们认为:“这么多年都没见过承包荒山致富的,而且还有那么多‘包袱’”。
    不顾别人的嘲笑和调侃,我干了起来,这一干就是三年。在种植意杨的同时,加强山场的管理,培植栎树等阔叶树,再利用间伐的栎树资源和杨树的枝条发展袋料香菇。到2002年共发展香菇3.2万余袋,当年获利24万元,艰辛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24万元回报吸引了不少前来打工的村民的眼球,希望能跟我一道走发家致富之路。我满足了村民的请求,技术上毫不保留地指导,资金上尽自己的能力予以帮助。心存感激的村民,在村干部改选中,心悦诚服地投了我的票,我当选为村主任。2004年,行政村重组,原汉家畈村、雷家湾村、巴山寺林场合并成立柏树湾村,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坚定信心不动摇遍山森林变银行
    记者: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上任后有何新动作?
    张光能:走马上任后,我对全村的林业资源及“三荒”情况进行盘存摸底,并召开“两会”,认真分析村民贫困的根源。在干部群众大会上,我充满信心地说:“我村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村,传统单一的农业模式难以改变我村的贫困面貌,因此我们产业发展方向应以生态林业为主,建立复合型产业模式,彻底改造低产田和低产林,广栽意杨,发展经济林。”我还给大家算了一笔帐:栽一株意杨才几元钱,8~10年成材后,少则可值100元,若每户种植意杨1000株,那么每年可增收1万元,杨树枝和山场的栎木资源综合利用可发展袋料食用菌。若每户每年发展2000袋香菇,喂养5头猪,那么每户的年收入就相当可观。为减少能源浪费,我决定给每户建一口沼气池,实现“一池三改”。我把这种思路概括为“1251”工程,作为推动柏树湾村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并得到全面落实。
    记者:在林权制度改革后,柏树湾村村民如何实现增产增收的?
    张光能:柏树湾林地面积约20000余亩,2008年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每位村民都有了自己的山地,有的山林无人照管,出现新的荒山。我就组织村民成立村民合作社,对无能力开发山林的可以采用山林入股的形式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开发,实行利润分成。合作社建立科学的林木流转机制,村委会每年组织一次林业开发能人评比,对能人给予奖励。截止到2009年8月,全村80%的村民用山林或现金入股参加村民合作社,从而使低产林,次生林得到较好的改造。合作社购置机械设备帮助入股村民挖沟开槽,同时进行多项免费服务。目前合作社吸纳社会闲散资金500余万元,凡是入股村民可从中获得林业开发周转资金,大大增加了合作社的凝聚力。
    精心守护,荒山长出绿树林。在此期间,我细心观察发现,有的意杨生长较快,有的较慢。为改变现状,组织成立科研攻关小组。由于杨树的品种较多,对适合本村种植的白杨必须进行研究。一方面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咨询林业科技人员;另一方面进行大量试验。2008年秋,组织科研攻关小组终于找到适合当地土质的两种杨树品种:一种是速生107杨,比较适合退耕的荒地。一种是天意杨,比较适合开挖的荒山。经过尝试,为全村在大面积荒山及低产林改造上发展速生丰产林找到了出路,为全村增收奠定了基础。
  蓝图绘就铿锵行共筑绿色发展梦
    记者:如今,大家提到新农村建设,都会想到“柏树湾模式”,能介绍一下这一模式吗?
    张光能:虽然村民户平收入不断攀升,但由于意杨的收入还是处于一种长期效应,我们便反复思考,能否引进一些短平快的创收项目?通过互联网,我们建立了柏树湾村网站,经过多方联系,找到了符合我村种植的新项目,并因地制宜地开始了金银花的种植。试种成功后,2009年,全村又扩大投资规模,使金银花基地扩大到3000亩。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组织村民立体运用荒山荒地,采取白杨树下套种中药材的方式,使荒山荒地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是我多年养成的工作作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时代强音和村民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的背景下,我们又勾勒出新农村建设示范的宏伟蓝图。组织村民建立村民新区,新区绿化不再种速生的意杨而种植用于观赏的风景树。如今,村民新区绿树成荫,环境幽美,设施齐备,亮化、美化、绿化的建设达到农村城市化标准,全村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柏树湾模式”道路。
    记者:能谈一下柏树湾村未来的规划吗?
    张光能: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村已经成为省级生态村、文明村。今后,我们还将发展种植白桃1000亩,与本村的千亩金银花,百亩牡丹、芍药、山茶等齐头并进,建立循环用水网络,加强新农村环境改造,全力向国家级生态文明村冲刺。
    谈及未来,45岁的张光能信心满怀。心有多远,梦想就有多远。没有丝毫的满足和懈怠,他依然行色匆匆,步履铿锵。因为心在更远处,张光能带领柏树湾村前行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