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文明风来处处春
——记全国文明村镇随县厉山镇
作者:包东流
  本报记者 包东流 通讯员 龚承斌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随县厉山镇,这个版图面积239.5平方公里,有着6.2万亩耕地、1.55万亩水面、15万亩林场的小镇,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也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今天,炎帝神农的嫡传子孙们迎来新的荣誉——2015年2月,厉山镇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在哪里?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走进厉山镇。
  文明,在环境优雅怡人
    沿316国道进入厉山镇,放眼望去,宽阔平坦的马路、现代化的工业厂房、美丽宜人的一河两岸风光带、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无不令人感受到这座城镇环境的优雅怡人。
    这一切,得益于该镇着力推进的老镇区改造和“洁美家园”建设。
    去年以来,厉山镇对316国道沿线范围内8个村(社区),厉封公路沿线7个村(社区),老镇区、新县城内3个社区,环城路沿线和一河两岸风光带6个村(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和全面靓化,着力清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播乱种、乱泼乱倒现象,推进房前场地及门前路面硬化、路边及农户四旁绿化、村庄及各种建筑物靓化、农户及公共场所净化。
    集中整治只能治标,还需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和卫生保洁机制来治本。该镇在主干道修建垃圾池262个,购置垃圾桶336个、活动垃圾箱53个,沿线各村(社区)配备环卫员2至3人,并将国道文明走廊创建纳入年终重要政绩考评范围。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个生态宜居城镇破茧成蝶。
  文明,在镇风村风纯正
    “独臂村医”王文艮,数十年如一日守护乡邻,每日奔走在行医的路上;
    “情系贫弱”金清善,白手起家自主创业,多次向灾区和困难群众捐款;
    大学生村官姚漪,坚持用爱心、耐心、热心为群众服务,扎根基层岗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随州楷模”,都是厉山镇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代表。
    近年来,该镇围绕“礼仪、诚信、和睦、友善”主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邻里守望,奉献爱心”为主题,以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厉山镇三河小学多年来坚持 “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失爱、不让一个孩子失德”的办学理念,对留守儿童实行“四个优先”的关爱措施,为留守儿童的茁壮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受到了全国妇联和民进中央领导的肯定。
    该镇还充分发挥 “十星级文明户”的引领作用,集中表彰了185户先进典型,使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受到鼓舞。
    大爱无言,有着滴水穿石的韧性;传递无声,彰显积沙成塔的力量。随着文明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厉山镇里时时都有精彩故事,处处都有爱的汇聚,镇风村风愈发纯正,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文明,在居民腰包鼓起
    站在厉山镇封江口库区的海潮寺村柞蚕山上望去,拇指粗细的柞蚕宝宝趴在栎树叶子上大嚼嫩叶,满山葱翠中点缀着片片金黄。养蚕户杨石海笑着说:“柞蚕吐‘金丝’,开启了我们的致富路。”据介绍,该村今年放养柞蚕面积达3万余亩,预计年产鲜活柞蚕茧20余万公斤,可创收800余万元。
    近年来,厉山镇保持传统农业发展为主体,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岗地资源在全镇推广蓝莓种植3000亩;利用丰富的栎林资源大力发展5万亩柞蚕养殖、菇耳种植;以星升、星旗、红星、北岗蔬菜瓜果基地为辐射源,发展城郊型蔬菜种植3700亩;以东方村灵芝发展山珍菌药特色产业10万袋;以“振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发展规模养殖业,目前已发展规模养猪场27家,养牛厂4家,养鸡场5家,精养鱼池3000多亩。
    截至目前,该镇拥有市级农业龙头产业7家,农村专业合作社11家,专业种养协会26个,农村人均纯收入也逐年增加。
    农业特色产业拓宽居民致富途径,而工业产业则形成城镇发展的强大引擎。2014年,全镇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34亿元,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3.59亿元,新增规模企业2个,净增1个;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亿元;完成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866.6万元,招商引资2.9亿元,可实现外贸出口额602.9万元。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明风来处处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