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护墙”
——我市城区冬季园林防护工作探访
本报记者 黄刚桥 11月23日的第一场雪,使随州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城区新植各类绿化苗木260余万株,新增绿地面积61.83万平方米。随着绿地面积的增大,今冬的园林防护任务远比去年重。那么,如何做好冬季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城区园林安全越冬?11月24日,记者对我市城区冬季园林防护工作进行了探访。 在市文化公园,记者看到,养护人员正在对公园道路两旁绿地内乔灌木进行冬季保暖工作。“除继承冬季对园林树木进行修剪和刷白这些传统的方式外,今年还探索出新的管理方式,比如传统修剪紫薇,当年萌发的新枝需要全部重剪,只留4-5个主枝,而今园区内紫薇重剪一部分,疏剪一部分,二者做对比,哪种修剪方式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能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来年就采取哪种修剪方式。”养护工人告诉记者,传统刷白无论大树小树全部刷杆,而今园区内只刷不耐寒树种及易发病虫害树种,从而避免了冬季园区一片白的现象,又节省了管护成本。 擂鼓墩植物园为打造城区园林绿化的冬季景观,确保园林树木安全越冬,按照科学、美观的原则,修剪苗木枯枝、危枝和虫卵枝,提高苗木抗性;为使树冠整齐和减少植物养分流失,对高大树木进行定杆修剪,疏除干枝、病枝、重叠枝,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为来年春季植物生长打下坚实基础。目前,该园共整形树木达1500余枝,清理死树200余株,补栽苗木1000余株。 记者在市园林局绿化管理处?访中得知,该处负责城市建成区域范围内(除神农公园、白云公园管辖范围外)所有行道树、花坛、转盘、街头绿地、内河两岸等园林绿化养护总面积达140万平方米,为巩固园林绿化成果,按照浇细、浇透、浇全的工作标准,在上冻之前,对苗木进行统一浇灌防冻水,既保持了苗木根部水分又保证了根部土层温度。入冬以来,该处共组织70余人次,出动水车50多台次,在冰冻期来临之前对辖区道路、景点新植树木和不耐寒品种的主干用草绳、麻袋片、针毡等进行缠绕或包裹,并对花坛内2万余株月季等宿根花卉进行重剪,然后覆土掩埋,确保度过寒冷的冬季。 来到白云公园,记者看到,数名养护工人有的忙碌清理道路绿化带、街头绿地、公园、游园等区域的枯枝、落叶、垃圾,防止因气候干燥导致火情发生。有的正在对园内乔木采用根部覆土防寒,进行“穿衣”保暖。 神农公园管理处为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积极做好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对苗木病害、虫害的预防监控,对所有苗木进行药剂喷洒,防治苗木病害,灭杀树皮内的越冬虫卵,预防来年病虫害发生。同时,按照统一高度,用石硫合剂对所辖范围内的多条道路绿化带内的树木及行道树进行涂白,起到防虫防冻的作用。不仅如此,该处还先后完成了神农公园、体育公园、回龙寺公园、季梁大道等管护范围内的紫薇等花灌木的修枝工作。入冬以来,该处共计修剪花灌木1000余株;并对辖区内20000余平方色块植物普遍进行施肥,促苗木枝条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确保了辖区内园林树木安全过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