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扶贫先扶需 脱贫路子广
——省、市老促会精准帮扶吴山镇山丰村脱贫侧记
  通讯员 孙劲 李运志 刘毓 石守京
    坐落在铁山脚下的随县吴山镇山丰村,曾因随县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李彩奇牺牲在这片土地上而闻名,又因贫穷而被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如今,该村成了驰名省内外的绿色旅游村,2015年人均纯收入1.1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的大变化,有各级老促会十年锲而不舍、精准发力、按需扶持的功劳。”村支书刘常奎感慨地说。
    突出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
    2006年,省、市、县、镇老促会一行到山丰村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中民智,探寻挖穷根的办法。了解到山丰村的3000亩耕地,因无水源又常年干旱少雨,收入微薄,但长在挂坡地上的700多亩果树,亩年均收入稳定在400元左右。群众有植果树的经验,还有广阔的市场,省老促会决定发挥这一资源禀赋优势,给凳子、架梯子,拿出10万元,市、县老促会拿出16.6万元,为愿植果树的农户扶持果苗款,消息一传开,农民纷纷栽植果树。到2011年,林果产业发展到2700亩,桔子、油桃、李子、毛桃等陆续挂果进入丰产期,果品色泽鲜艳、光亮红润,口感好、脆甜香,年产量由200多万斤增长到800多万斤,从网上搜到信息的新疆、东北、广东、武汉等地客商络绎不绝前来购果。村里水果年销售收入由300多万元增加到900多万元,从省级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二组村民代明元,原种10亩岗地、5亩坡地,忙活一年下来收入不足8000元,2007年在10亩地里栽上了扶持的果树苗,三年开始挂果,以后每年的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加上农业收入,他不仅还清了外债,供3个孩子读完了大学,还盖了新房。他逢人便说,这都是老促会帮我植果树造的福。
  挖掘资源 催生旅游富民
    铁山海拔近200米,山形呈弧型,山上林木葱绿,间有一簇簇黄栌红叶,进入10月,放眼望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置身其中,犹如走进一幅绚丽的油画当中。好山好水“藏在深闺人未识”。在市老促会的协调和支持下,吴山镇委、镇政府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对景区基础设施进行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使景点建设华丽转身,喊响 “人人都是旅游的服务者、经营者、管理者、参与者”的口号。良好的旅游环境,成了人们渴望的旅游目的地。加上春有2700多亩的桃花园、夏有100多亩的荷花园,山丰村成了春观桃花、夏观荷花、秋冬观红叶的观光旅游村,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催生了“农家乐+农业+农户”多种经营模式。
    坐落在铁山脚下的王辉山庄,是一家经营当地产猪、鸡、鹅、鸭、红薯、南瓜、青菜的土产食品庄,备受游客青睐,吃了后,还少不了大袋小包的带回家。每逢双休日,接待游客300多人。5组贫困户罗关凤,老伴常年卧床不起,自己也因脑血栓不能干重活,招进山庄摘菜、搞卫生等,年收入1.6万多元,身体也好多了。她喜不自禁地说,“没想到这旅游,还能让我老婆子在家门口挣现钱啊!”
  硬化道路 促进百业兴旺
    进入山丰村的3公里路,原是村级水泥路,因路面窄、路质差已被压坏了,不少游客和拉果大货车都望而却步。2015年,市老促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找到市交通运输局领导,现场调研办公,决定申报立项,镇村积极做好工前拆障、铺垫、碾压路基等准备工作。一条宽5米、投资360多万元的3公里的硬化公路,于去年10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今年4月底竣工交付使用,成为山丰村脱贫腾飞的翅膀。路通促进百业兴,现在不仅20多吨的拉果车直接进村拉果,每到节假日游客们也纷至沓来,多时有200多辆轿车入内,就连旅游大巴车也鱼贯开进了景点。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扶贫先扶需 脱贫路子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